凌夜的抉择,在二十四小时内做出。
他没有选择龟缩,也没有选择分散。他选择了一条更孤注一掷,也更具希望的道路。
“启动‘方舟计划’,执行最终阶段。”
清晨,当第一缕微弱的阳光艰难地穿透灰幕,照射在“黎明城”的“方舟”发射基地时,这里已经汇聚了帝国最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各个领域的精英。他们穿着统一的白色制服,神情肃穆,眼中却没有恐惧,只有使命感。
巨大的地下发射井旁,三艘造型奇特的“方舟”静静矗立。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飞船,而是如同放大的、流线型的金属蚕茧。外壳上覆盖着厚重的复合装甲,内部的结构复杂而精密。
秦婉站在最大的那艘“方舟”前,最后一次检查着面前的低温舱。舱门打开,里面是整齐排列的、装在营养液中的胚胎,以及一个个冷冻休眠舱,里面躺着的是被选中的“火种”成员。
“‘方舟一号’,生命维持系统、生态循环系统、知识库核心、基因库……一切准备就绪。”秦婉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我们随时可以启航。”
她的目光扫过身边的三百名“火种”。这些人,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有顶尖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农艺师、医生,也有技艺精湛的工匠和经验丰富的军官。从今天起,他们的身份不再是科学家或战士,而是“文明”的载体。
凌夜走上前,看着一位即将进入休眠舱的老教授。
“教授,我们可能再也见不到彼此了。”凌夜说。
老教授笑了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凌先生,您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未来。我们只是去把它保存好,等你们来取。记住,不要为我们悲伤,为我们能完成使命而高兴。”
他走进休眠舱,舱门缓缓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