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名额

当庄超英向李致远和林武峰说起的时候,两人根本不在意。他们俩纯粹是玩票,谁上谁下,一点也不关心。有的只是对教学计划的认真,对教辅资料的筛选与编写的谨慎。

“这种事你自己定好了,只有一个要求,人品差的别招,否则肯定有麻烦。我可以肯定地说,不考虑人品,等这些人考上大学,肯定有人举报我们,逼迫我们退钱。”李致远认真说道。

庄超英觉得人心不可能这么坏,可是想想十年年的各种事,人心坏成这样,好像也不足为奇。

“我会好好打听报名者的人品的,对了,考卷,你们已经出好了吗?”

林武峰从书桌上拿出刚定好的试卷,“已经出好了,全是最基础的题。如果这些还不能及格,要想考上大学就难了。”

庄超英明白林武峰的意思,招来的学生,底线必须是及格。否则,就是白费功夫。

“三百多人,挑选三十个,怎么都出不了问题。”庄超英自信满满。

招生考试的卷子,特点是题量大,题目简单,只考验基础。

可对于很多参加考试的学生而言,这依旧是难于上青天的事。庄超英高估了形势,挑选好三十个人不容易。又要考虑人品,还要考虑基础,还得考虑厂内外名额。好在,他还是努力完成了这件事,把名额招好了。

当然有人不满,倒不是纺织厂外的子弟,而是厂内子弟。对这些人,李致远有的是办法,要闹事。自有家长收拾。更何况,这里很多人,还想接父母班,进纺织厂上班。大学,可以考上当然好,不行也无所谓。

庄超英在开班第一天就感受到了,什么是饱和式学习方法。饱和到上厕所都要按计划。就是计划,李致远和林武峰做的学习计划,这份计划苛刻到了上厕所的时间都有限制。

每天除了是写卷子就是讲卷子,填鸭式教育,没有对知识的渴望,全是考试技巧。这是真正的功利班,一切只为了得更高的分。与高考无关的任何知识,一概不学。也不求学生能考多好,只是为了考上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