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懿笑着轻抚长须:“这些年轻人的诗词,虽然稍显稚嫩,可都算得上佳作了。”
“年龄都不大,有如此诗才,可称才子。”吴修言笑着点了点头。
现在前十已经公布了六个。
这六个人中,有四个是国子监的学生,而且全都是士族子弟。
虽然这些人不像魏隐和杜怀仁这种,是国子监重点培养的学生,但是他们在帝都的名气也不小。
“我大乾文风昌盛至此,是天下百姓之福啊!”有个大儒朗笑道。
“唯一可惜的是,这种读书人的比赛,是商贾之人组织,老夫觉得咱们国子监也应该多筹划一下这些比赛,设置一些奖励,让年轻人多点学习的热情。”另一个大儒叹了口气。
“不可!”吴修言道。
“吴司业觉得不妥?”
“自然不妥。”吴修言摇了摇头,“如此功利的排名,对于学生们并没有好处,读书最重要的是修心,若心有功利,将来如何能够造福苍生?”
“还是吴司业考虑得周到。”提议的大儒汗颜拱手。
“恩师,父亲,诸位大儒,轮到我们了。”
就在这时,魏隐和杜怀仁二人对众人拱手。
“去吧。”魏峥笑着点了点头。
今日他心情非常不错,也不像往日那般板着个脸。
这次他儿子没有拿第一,不过只要是懂诗词之人,都知道有那首《春江花月夜》,哪怕是当世大儒都不一定能够胜得过。
所以,抛开那首断崖式领先的千古绝句,他儿子已经算是非常优秀了。
“哈哈,你们二人能够获得如此成绩,老夫也很欣慰,去吧。”张懿笑道。
身为国子监祭酒和太子少师,他算是已经走到读书人的巅峰,如今只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有所成就。
此次是来看《春江花月夜》的作者,也是来给自己两个得意门生撑场面。
在他看来,以魏隐和杜怀仁二人的学问与家世,未来定会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而他身为两人的恩师,这份师徒之情对他也有极大的好处。
“获得本次诗词大赛第三名的作品是,《风花雪月》,作者,杜怀仁……”
二人刚下楼。
苏言的声音就响起。
众人瞬间将目光看向杜怀仁方向。
和其他人不一样,杜怀仁和魏隐的文风实在太有个人特色,所以两人的诗词早就被人给认出来。
苏言富有感情地念完整首诗。
从店员那里拿了八十张奶茶券递给他:“恭喜杜公子获得第三名,这是八十张奶茶券的奖励!”
杜怀仁接过奶茶券,笑着对苏言拱了拱手:“敢问苏老板,参加过诗词大赛之人,可否重新参加?”
“当然。”苏言笑着点了点头。
杜怀仁再次拱手:“那日后苏老板恐怕赚不到杜某的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