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就剩一个副主编的位置了。
一些有想法的官员对于李修然担任副主编一职并没有过多的阻拦,毕竟李修然的文学地位在那里放着,他要是不合适,就没人更合适了。
不过好在还有一个副主编的官职可以争取。
散朝以后,周阳就去了李府,现在调令还没有正式下来,需要等两天了。
“明耀,你来的正好,这是编写好的报纸,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周阳一来,李修然便把编写好的报纸内容交给了他。
“祖父,这以后编写报纸不用这么着急,别把身体熬坏了,那我就罪过了。”
周阳猜到李修然估计昨晚写到很晚,毕竟第一次编写,速度肯定不会很快。
“知道了。”
李修然淡淡回应,仿佛没有听进去的样子。
周阳则是笑了笑,接着说道:“陛下今日在朝堂上已经任命你为报社主编了,估计下午的时候调令就会传到府上。”
周阳说完以后就看起了编写的内容。
一炷香以后,周阳笑着说道:“祖父不愧是大学士,文章写的好,这白话文更是不在话下,相信百姓们更容易理解。”
“那就好,老夫还怕写的不行。”
“那我这就把它拿走让报社印刷了。”
周阳离开李府以后,便直奔报社,刚好一位主事过来找他要下期的报纸内容。
这位主事姓刘,名叫刘韬,今年四十岁左右了,周阳让人查过他的档案资料。
刘韬家境贫寒,父母为了让他考上进士,可是努力了一辈子,终于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考中二甲进士。
谁料父亲早年劳累成疾因病离世。
刘韬因此不得不回老家守孝三年,因此错过了朝廷对于进士的县令调派。
三年后等他回来洛阳城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他的合适位置。
想要花钱打点,他家里又拿不出来那么多银子,于是只好一直拖着。
没想到一拖就是三年,六年过去了,当初那个二十多岁意气风发的进士,已经被现实磨平了棱角。
为了生计,他只好托朋友找关系,花了一点钱进了礼部做一名书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