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所谓帝皇

但姜昭棠既然来了,秦渊就改变了主意,他决定讲一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秦渊手边没有书本,全程脱稿,声情并茂的将原文和自己的理解娓娓道来。

“咱们用商业的方法来拆解孙武,吴起的成功要素,这里跳出他们军事家的身份,而是将二人视为古代高级管理人才,分析他们的能力,从另一种角度来发现他们的价值.......”

秦渊洋洋洒洒的讲了许久,从严苛的纪律,人性的弱点,规则之下的博弈,包括团队管理的终极法则,情感绑定。

姜昭棠不知不觉的听入了神,有许多词汇他根本听不懂,只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秦渊的观点鞭辟入里,他非常感兴趣,全神贯注,没有丝毫遗漏的从头听到尾,如果当初他的老师也能如此讲课,他保证不会缺席任何一堂课。

看几个孩子,同样听得入神,而且眉宇之间也没有凝涩感,似是对秦渊那些古怪的词汇丝毫不觉得奇怪。

“人性与规则的博弈,这部分朕没有听懂,再讲一遍。”姜昭棠丝毫不客气,也没有听不懂的羞愧感,鬼谷学问也不是谁都能听得懂的。

秦渊躬身应是,缓声道:“陛下,列传中的关键事件,其实可以用三点概括,个人欲望,情感与规则的碰撞,您可以用这一视角串联起所有核心情节。

吴王最初让孙武训宫女时,带着“看个新鲜”的心态,而孙武始终以军事规则为唯一标准。最终吴王妥协,本质是玩乐向规则的让步,也证明了规则的严肃性,是成事的前提”。

士兵怕苦怕累是人性本能,吴起却用同吃同住,吸脓疗伤打破这种本能。这背后不是单纯的温情,而是让士兵相信,跟着他能赢,能保命,用共同目标替代个体惰性,这也解释了为何他的军队能战无不胜。

吴起在楚国变法,核心是,削弱贵族利益,强化国家军事能力。贵族的反对,本质是个人既得利益与国家发展规则的冲突。最终吴起被杀,但变法成果保留,说明规则一旦符合大势,即便牺牲执行者,仍能产生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