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认不认得这是何物?”
几名禁卫都是人精,一看皇帝这脸色就知道不对劲。
他们凑上前,小心翼翼地瞅了半天,一个个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回陛下,小人……不认得。”
“瞧着像是某种根块,但……从未见过。”
“是啊陛下,这玩意儿长得也太怪了。”
朱元璋的脸色更沉了。
连这些种了半辈子地的老农都不认识,这算哪门子祥瑞?
“传大皇子。”
很快,朱标脚步匆匆地赶了过来。
“父皇。”
“标儿,你来。”朱元璋指了指桌上的东西,“你跟在先生身边最久,见识广博,你且看看,此为何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标看到那几个土疙瘩,也是一愣。
他仔细端详了半天,记忆里使劲地搜索,最终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回父皇,儿臣……亦不认得。大哥曾经和我说过很多奇花异草,但大部分实物,儿臣从未见过。”
这下,朱元璋心里的疑云,已经浓得快要滴出水来了。
他拿起一个土疙瘩,入手沉甸甸的。
他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一股子土腥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植物清香。
然后,他做了一个让几个禁卫眼皮直跳的动作。
他从腰间摸出一把随身的小刀,撬开一小块,然后……直接扔进了嘴里!
“皇上!”几个禁卫大惊失色。
这来路不明的东西,万一有毒怎么办?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他闭上眼睛,仔细地咀嚼着。
那块生的“土疙瘩”,入口的感觉很奇特。
硬,脆,多汁。
味道谈不上好,有一点点清甜,但更多的是那股子土腥味和生涩感。
跟“好吃”两个字,完全不沾边。
朱元璋缓缓睁开眼,眼神里的困惑与怀疑,几乎要溢出来了。
就这?
就这玩意儿,也配叫“可安天下”?
先生啊先生,您这次,莫不是也叫人给蒙骗了?
就在这父子二人相对无言,气氛尴尬到极点的时候。
殿外,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江宁县,紧急信函!”
又一个密探,风尘仆仆地冲了进来,呈上了一封火漆密封的信。
朱元璋心中一动,他挥退了所有人,偌大的乾清宫里,只剩下他和朱标父子二人。
然后才拆开信封。
这一次,是常遇春的亲笔信。
信上的内容,比之前那张纸条详细得多。
前面是描述了他们如何见到了“鬼船”,如何被先生用“竹蜻蜓”解释了“螺旋桨”的原理,朱元璋看得是啧啧称奇,心驰神往。
可当他看到信的后半段时,他的呼吸,猛地停滞了。
信上写道:
“……先生言,此物名为‘番薯’,乃王德发冒死从海外吕宋寻回。”
这就是“番薯”!
几个月前,先生说过,海外有玉米、土豆、番薯这三种“神物”!没想到……
先生已经找回来了!
“其状不扬,其用惊天!”
“先生亲言,此物不挑地,不挑时,三四个月即可成熟,最要紧者……”
“亩产……”
“数千斤!”
轰!!!!
“亩产数千斤”这五个字,就像一道九天神雷,毫无征兆地,狠狠劈在了朱元璋的天灵盖上!
“哐当!”
御案上的一摞奏折,被他失控的手臂扫落在地。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血色瞬间褪尽,又在下一秒涌起一股骇人的潮红!
他双目圆瞪,眼珠子里布满了血丝,死死地盯着信纸上那五个字。
浑身,都在无法抑制地剧烈颤抖!
“亩产数千斤……”
他嘴里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几个月前,他确实听李先生讲过这件事。
可当时,根本没见到实物!
心中也当这是先生夸张的说法,
就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手可摘星辰”,读书人不是经常用这种夸张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