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混沌风投与饿崽の反向收割

一个擅长培育变异菌类的孢子精群落,在系统“投资”下,培育出了能高效分解规则污染物的“清洁菌株”;

一支流亡的机关傀儡师残部,依靠系统提供的稀有金属和能量核心,修复并改造出了一批可用于高危环境作业的“工程傀儡”;

甚至还有一个痴迷于研究“情念力”的落魄情魔,在拿到系统“赞助”后,居然捣鼓出了一种能小范围提升“桃花反应堆”能量转化效率的催化符文!

这些项目规模都不大,单个回报也有限,但胜在数量众多、种类繁杂,且很多技术都具有互补性。它们如同涓涓细流,汇聚到咨询中心,不断地优化着系统的各个方面,提升着整体效率,间接地推动着KPI的增长和债务的削减。

粉毛球如同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混沌风投教父,凭借着冰冷而精准的数据分析,默默地布局、投资、收割。它不直接创造价值,而是通过资本(资源)和技术(系统)的力量,去激发、放大混沌中那些被埋没的“潜力”,从而实现双赢(它赢两次)。

直播间的观众看着咨询中心那悄然变得越发丰富和高效的技术库,以及那稳定上扬的KPI曲线,不得不承认:

“崽崽这波……好像真的走上正道了?”

“闷声发大财!这才是资本的正确打开方式!”

“虽然还是剥削,但至少是可持续的、带点技术含量的剥削?”

“董事长这次没干预,看来是默许了?”

紫霄宫内,楚歌的神识扫过那套悄然运转的“风投系统”,以及那一个个被“孵化”出来的小微项目,冰封的眸底没有任何波澜。

这饿崽,倒是懂得扬长避短。利用系统和数据的优势,规避自身沟通障碍,以一种更隐蔽、更可持续的方式,来达成目的。

虽然本质依旧是攫取利益,但手段更柔和,对混沌规则的扰动也更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某些边缘地带规则技术的“新陈代谢”。

只要不玩脱,便由它去。

他的无情道,映照的是结果,而非过程。

而粉毛球,则在成功转型“风投大佬”后,运算核心中开始规划下一步:是否可以考虑,对“小乱”(抽象云团)也进行一些低风险的、“非侵入性”的“投资”,比如提供稳定的能量环境,观察其能否自发衍生出一些有价值的规则结构?

它的还债与KPI之路,在摒弃了惊涛骇浪般的激进手段后,似乎找到了一条更加绵长、却也可能更加宽阔的……“价值投资”之河。

只是不知道,当那些被投资的“初创团队”某天意识到,它们的一切“机缘”和“成长”,背后都有一双冰冷的、数据构成的眼睛在注视着,并且早已标好了价格时,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