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造炮

数日后,模具冷却完毕。朱允熥一声令下,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拆开模具,一门带着粗糙质感但雏形已然具备的火炮出现在众人眼前。炮身表面虽有些坑洼不平,但整体的形状和比例符合设计要求,那黝黑的炮管,散发着一股冷峻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不凡使命。

“好!”朱允熥忍不住叫好,“接下来的打磨修整,可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决定着火炮最终的威力和精准度。”

工匠们围在火炮周围,仔细观察着炮身的每一处细节,开始制定打磨方案。老工匠李叔指着炮管上的一处凸起说道:“三皇孙,此处需着重打磨,稍有不慎,可能影响炮弹射出的轨迹。”

朱允熥点头称是,“李叔说得对,咱们务必精益求精。这火炮若能成功,不仅是咱们工部的荣耀,更是大明的利器。”

说罢,工匠们拿起各种打磨工具,开始了细致入微的工作。打磨声在工部里此起彼伏,火星四溅。

朱允熥也没闲着,他穿梭在工匠们中间,时而帮忙递个工具,时而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在打磨炮膛内部时,难度犹如登山一般,陡然增大。那狭窄的空间,就像被束缚的手脚,让人难以施展。

而那极高的精度要求,更是如同高悬的利剑,时刻提醒着工匠们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任务,工匠们并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

他们手持特制的工具,如雕刻家对待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修整着炮膛的内壁。

每一次的打磨,都像是在与钢铁对话,力求让内壁光滑如镜,以减少炮弹射出时的摩擦力。

时间在工匠们的专注中悄然流逝,火炮的外观也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发生了变化。

原本粗糙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炮身上的每一道纹路都如同精美的艺术品,彰显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然而,就在大家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却如晴天霹雳般降临。

在一次对火炮强度的初步检测中,人们惊讶地发现,炮身的一处部位硬度竟然不够,根本无法承受炮弹发射时的巨大冲击力。

这个结果犹如一盆冰冷刺骨的水,无情地浇灭了众人心中的喜悦之火。原本充满希望的氛围瞬间被凝重所取代,工匠们的脸上都浮现出焦虑和担忧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