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通文机,还不如造锄头了

小李已经跃跃欲试,搓着手问:“殿下,让咱试试?”

朱允熥让开位置:“尽管试,摇慢些就行。”

小李握住摇柄,紧张得手心冒汗,刚转半圈,就听见“咔嗒”一声,字模卡得严丝合缝。他学着朱允熥的样子刷墨、铺纸,压杆时使劲往下按——等掀开纸,竟也印得有模有样。

“成了!”小李举着报纸跳起来,“比排活字省劲多了!这通文机,真是咱报馆的福星!”

老王看着报纸上齐整的字迹,又看了看满头大汗却笑得灿烂的小李,忽然捋着胡须笑了:“是喽,是福星!往后咱《大明见闻报》,能让更多人看见咱大明的好光景了!”

同时, 乾清宫内,朱元璋手看得眉头直皱。案上摆着台通文机,是朱雄英让人送来的,铜活字闪着冷光,铁架上还沾着点新鲜的墨痕,与周围的笔墨纸砚比起来,显得格外扎眼。

“这就是那允熥捣鼓的新物件?”朱元璋用脚尖踢了踢通文机的铁架,发出“哐当”一声闷响,语气里满是不屑,“看着倒像铁匠铺里的废铁,印几张破纸,能顶得上一亩地的收成?”

侍立的内侍吓得大气不敢出——谁都知道陛下最看重农桑,眼里的宝贝从来都是锄头、耕牛、新培育的稻种,对这些“奇技淫巧”向来瞧不上眼。

朱标就站在一旁,目光却黏在通文机上,伸手轻轻拨了拨铜活字。那些字模严丝合缝,转动时带着齿轮的轻响,他拿起旁边印好的《大明见闻报》,指尖拂过纸面,墨色均匀得没有一丝晕染,比宫中最好的书吏抄得还要齐整。

“爹,这通文机可不是废铁。”朱标声音温和,却带着难掩的兴奋,“您看这字,一天能印上万张,若是用来印农书、税册,能省多少人力?去年陕西布政使奏报,抄录《农桑辑要》耽误了农时,若是有这机子,不出三日就能印出千本,分发各县,百姓学农技也能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