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不错,第一炉就有七颗带丹纹的。”他心中微喜,“不过,境界提升并不能让丹纹出现的几率变大。”
紧接着的第二炉,他一边操作一边回味刚才的手感,成果依旧稳定:七颗丹纹,二十三颗上品。
感受着自身消耗甚微,灵力充沛,他看向那尊静静躺在一旁的紫云炉。
“要不...同时操控两座丹炉?”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难以抑制,“效率能提升一倍,值得一试。”
他将紫云炉也安置在地火口上,与赤焰炉并排。分心二用,同时引导两股灵力约束地火,密切监控着两个丹炉内的药液变化。
“有点像是左右手同时做不同的事情...”起初需要格外集中精神来协调两边的火候,但很快他便适应了这种节奏,“看来炼气大圆满的神识强度,足以支撑这种程度的消耗。”
双炉同炼,成果令人满意:每炉稳定产出五颗丹纹,二十五颗上品。
“果然可行,效率提升了不少。”他心中肯定了这个方法,“而且成丹率保持得不错。”
即便同时操控两炉,他仍感觉神识和灵力尚有富余,他心生一念。
“不如趁这个机会,研习一下《控火术》?”他分出部分心神,将玉简贴于额头,一边维持炼丹,一边汲取着其中的知识。
这种一心三用的状态起初让他有些吃力,但很快便掌握了平衡。
“理论和实践结合,确实理解更深了。”他体会着玉简中的控火要点,手中操控的火焰也随之变得更加精细,“原来火候的微妙变化,会对药性融合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随着对控火术理解的加深,成丹品质也发生了变化:每炉稳定在四颗丹纹,二十六颗上品。
“虽然丹纹数量略有减少,但好在成丹数量没变。”他分析着变化,“怎么算都不亏,哈哈,我真有才!”
在这种高效且专注的状态下,时间过得飞快。地火室内只有地火燃烧的呼呼声和偶尔开闭炉盖的声响。不知不觉,两天时间已经过去。
鹿彦祖面前的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个白玉小瓶和粗瓷小瓶,里面装满了这两天的成果。然而,当他再次开炉,准备分装新炼出的丹药时,储物袋的却摸了个空。
“嗯?”他愣了一下,仔细查找,发现带来的一百个小瓶已经全部用完。
“这就麻烦了...”他微微皱眉,“要不要先去兑换一些容器?”
但一想到宗门里那些昂贵的玉瓶价格,他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些丹药本来就是要卖出去的,用这么贵的容器装着,成本也太高了。”他忍不住在心里抱怨。
目光无意间扫过角落里那些装盛贺礼的玉匣。这些玉匣材质上乘,做工精致,大小不一。
“反正都是装东西的,玉瓶和玉匣又有什么分别?”这个念头让他眼睛一亮,“这些玉匣空间更大,一个就能装下好几瓶的容量,还省事了。”
说干就干。他取过一个巴掌大的白玉匣,打开匣盖,取出内里的东西丢回储物袋,将刚刚炼出的三十颗聚气丹小心地放入其中。玉匣内部光滑,匣盖闭合严实,确实是个不错的容器。
“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眼前,只是之前没想到。”他自嘲地笑了笑,继续投入到炼丹中。
有了充足的容器,他不再有后顾之忧,炼丹效率进一步提升。双炉同开,一心三用,控火术的领悟不断加深,丹药一炉接一炉地出炉,然后被分门别类地装入不同的玉匣中。
带丹纹的极品聚气丹被放入品质最好的白玉匣中;无丹纹的上品聚气丹则用稍次的青玉匣盛放;而那些中品聚气丹,则统一收入普通的木匣。
小主,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储物袋中用于炼制聚气丹的灵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而装盛丹药的玉匣则越来越多,整齐地堆放在地火室的角落。
第三天傍晚,持续的高强度消耗让他感到了明显的疲惫。神识使用过度带来的轻微刺痛感,以及灵力反复消耗的虚乏,都在提醒他需要休息。
“必须得恢复一下状态了。”他果断暂停炼丹,服下了一整瓶自己炼制的上品聚气丹,盘膝坐下,运转功法,进入深度的调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