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耶路撒冷

在耶路撒冷哭墙边,丁元英与芮小丹并肩而立。

芮小丹止住哭声,轻声问道:“元英,这哭墙承载了如此厚重的信仰与悲怆,站在此处,我不禁思索,人类的苦难与救赎,到底是命运的必然轨迹,还是自我意识的投影?”

小主,

丁元英沉思片刻,手扶在她肩头有点力度:“小丹,苦难与救赎,看似对立,实则一体。从哲学视角看,苦难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实相,它源于人性的欲求、社会的结构以及自然的法则。

而救赎,并非是超脱苦难的简单解脱,而是在苦难中对自我、对世界本质的洞察。这哭墙下的祈祷与泪水,是人们对苦难的本能抗拒,也是对心中救赎的渴望。

然而,真正的救赎或许并非依赖于超验的力量,而是基于个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芮小丹微微点头:“那依你之见,我们在这世间的追求,无论是精神的升华还是物质的满足,是否都只是在这苦难与救赎的旋涡中打转?”

丁元英目光深邃,仿佛要洞穿哭墙:“可以这么说。但这种打转并非毫无意义,它是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如同尼采所说,那些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在苦难中磨砺,在追求救赎中反思,人才能逐渐趋近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真实认知,虽不能全然挣脱命运的束缚,但可在有限的自由里,赋予生命以独特的价值。”

芮小丹默默点头,丁元英让她辞职从事写作,开文化公司,此时此地想起来,不无道理。

“等我完成抓捕黄福海的任务,我再向市局领导辞职当一名作家。”

丁元英听到芮小丹说抓捕黄福海后,心里打了个寒颤。

“不可能再叫你抓黄福海了。”丁元英脑海又浮现出那残忍的一幕。

……

耶路撒冷哭墙附近阳光炽热。哭墙前的广场上,虔诚的犹太教徒们身着传统服饰,或面壁祈祷,或诵读经文,神情肃穆。墙缝间塞满了写满心愿的纸条,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神秘。

不远处,岩石清真寺的金色圆顶闪耀着光芒,与哭墙的古朴厚重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又充满宗教氛围的画面 。

芮小丹也写了心愿纸条,塞在墙缝里,她拉着丁元英离开了哭墙。她们向着耶稣殉难教堂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