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超,张胜利招招手:“来了?走!”
四人说说笑笑往城外走去。张胜利三人聊的都是钢厂里的事,哪个师傅技术好,哪个车间活儿累,偶尔也说说最近放的电影。王超大部分时间听着,偶尔插一两句嘴,既不显得不合群,也不会言多必失。
出了城,空气顿时清新起来。秋高气爽,田野一片金黄。来到河边,河水清澈,岸边芦苇丛生。
“就这儿了!”张胜利把带来的麻绳和破网兜拿出来,“卫国,志刚,你俩下水摸摸看。王超,咱俩在岸边接应,顺便捡点干柴火。”
分工明确,几人立刻行动起来。赵卫国和孙志刚脱了鞋,卷起裤腿就下了水,在齐膝深的河水里摸索着。张胜利和王超则在河滩上捡拾枯树枝。
王超看着这熟悉的“野炊”场景,心里有些感慨。上辈子他小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没想到穿越到几十年前,又体验了一把。
“王超,听说你现在不倒腾票证了?”张胜利一边捡柴火,一边状似无意地问道。
王超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才是张胜利今天找他的主要目的之一。他点点头,早就想好了说辞:“嗯,那活儿风险太大,上次差点没让我爹打死。现在就是帮人干点零活,跑跑腿,盘点一下仓库什么的,虽然钱不多,但踏实。”
“盘点仓库?那得认字会算账吧?”张胜利有些羡慕,“你小子行啊,还认得字。”
“认得不多,勉强够用。”王超谦虚道。
“那也不错了。”张胜利叹口气,“像我们,大字不识几个,只能在车间出苦力。还是你们这种有文化的吃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超笑了笑,没接话。他知道张胜利这话半真半假,羡慕可能有,但更多的是探听虚实。
这时,河里的赵卫国突然欢呼一声:“嘿!摸到一条!”他举起手,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在手里扑腾。
“可以啊卫国!”张胜利和孙志刚都笑了。
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王超也暂时放下了心里的算计,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他帮着把柴火堆好,又去附近挖了点野葱。
忙活了一上午,收获还算不错,摸到了四五条不大不小的鱼,还有小半篓河虾。张胜利显然是老手,利索地把鱼刮鳞去内脏,用树枝穿好。王超则把带来的饼分给大家,就着凉白开,算是午饭。
“可惜没带盐,不然烤鱼撒点盐就更香了。”孙志刚啃着饼,看着穿好的鱼咂咂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