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张保国就领着三个人来到了王超家的小院。算上张保国自己,一共四位老师傅。都是五六十岁的年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装,脸上带着岁月的风霜,但眼神都透着老工人的精明和沉稳。

“超儿,我来给你介绍,”张保国指着一位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的老者,“这是老赵,赵大海,以前机械厂的老钳工,八级!手巧得很!”

“赵师傅,辛苦您了。”王超恭敬地问好。

赵大海爽朗一笑:“王超同志是吧?老张都跟我们说了,你放心,活儿交给我们,保准给你弄得利利索索!”

另一位个子稍矮,戴着老花镜,看起来有些沉默寡言,“这是老李,李德明,以前在五金厂,专门跟螺丝、扳手这些打交道,闭着眼睛都能摸出规格来!”

“李师傅,您好。”

李德明推了推眼镜,只是点了点头,没多说话,但目光已经扫向了东厢房的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一位,年纪看起来最轻,但也五十多了,脸上总是带着笑,“这是老周,周福贵,以前在轴承厂,后来在街道维修社干过,啥都会修点,人也活络。”

“周师傅,麻烦您了。”

周福贵笑着拱手:“王同志年轻有为啊,给我们这些老家伙找点事做,感激不尽!”

王超将四位老师傅请进东厢房。当看到地上堆成小山的、锈迹斑斑、混杂不堪的各种工具和零件时,四位老师傅非但没有皱眉,反而像看到了宝贝一样,眼睛都放光了。

“嘿!好东西还真不少!”赵大海拿起一把锈死的活扳手,用手一掂量,“这钢口不错,就是锈死了,收拾收拾还能用十年!”

李德明已经蹲下身,开始扒拉那些混装的螺丝螺母,嘴里喃喃自语:“M8的……M12的……这还有英制的,得分开,都得分开……”

周福贵则对那些旧轴承和小齿轮产生了兴趣,拿起一个在耳边轻轻转动,听着里面细微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