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旧木料和钢锯条,制作导向切割台,提升效率和标准化程度……这个思路很巧妙,成本低,见效快,很有推广价值啊。”李科长若有所思地说,“还有那个多层晾晒架,充分利用空间,应对天气变化……这些都是生产中实实在在遇到的困难,你们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郑干事也附和道:“是啊,现在各地都在想办法发展生产,尤其是街道、乡镇这一级,缺乏资金和技术,很需要这种因地制宜、土法上马的小革新、小创造来解决问题。”

李科长看向王超,目光中带着欣赏:“王超同志,听说你以前并没有在正规工厂长期工作的经历?这些改进的思路,你是怎么想到的?”

这个问题在王超意料之中,他早已准备好了说辞:“李科长,我虽然没在工厂待过,但平时喜欢看些杂书,对机械原理有点兴趣。家里邻居和街道上又有不少像张保国师傅那样的老工人,经验丰富。我就是把书上看到的一点道理,结合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困难,瞎琢磨,再跟老师傅们一商量,他们手艺好,就能把想法变成实物。主要还是靠老师傅们的手艺和街道的支持。”

他这番回答,既解释了自己知识的来源(杂书),又突出了老师傅的作用和集体的力量,显得谦虚而务实。

李科长满意地点点头:“善于学习,勇于实践,还能团结老师傅,很好!王超同志,你有没有想过,把你这些‘小琢磨’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王超心中一跳,知道正题来了:“请领导指示。”

李科长身体微微前倾,说道:“我们工业局最近正在响应上级号召,准备在全县范围内,筛选和扶持一批有潜力、有活力的街道或乡镇生产单位,重点考察的就是这种克服困难、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你们南水街道米粉加工组,尤其是你王超同志表现出来的这种劲头和能力,很符合我们的考察方向。”

马主任在一旁激动得脸都红了,连连给王超使眼色。

王超保持冷静,问道:“李科长的意思是?”

“我们打算,将你们米粉加工组,列入第一批重点观察和扶持的试点单位。”李科长正式宣布,“接下来,局里可能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请你们去介绍一下经验。同时,也会考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资源倾斜,比如帮助联系更多的订单,或者在设备材料方面提供一些便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意味着加工组乃至王超个人,都将进入县一级工业管理部门的视野,获得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

“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王超立刻表态,“我们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领导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