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家宴与橄榄枝

第九十三章:家宴与橄榄枝

计划内黄豆指标的红头文件仿佛给食品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踏实的气息。王超正与张保国核算着指标落实后原料成本的精确变化,老陈找了过来,在车间门口朝他使了个眼色。

王超跟张保国交代两句,便走了过去。老陈将他拉到一边,脸上带着熟稔的笑容,低声道:“超儿,老赵让我捎个话,明儿晚上去他家喝两盅。”

王超闻言,嘴角微扬。去赵科长家吃饭对他已不算新鲜事,两人因合作熟稔后,这类私下小聚有过几次。他随口应道:“成啊,赵叔相召,肯定到。是又弄到什么好茶叶了,还是嫂子做了拿手菜?”

老陈却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这回不太一样。老赵特意提了句,他一位在县计委工作的老战友,姓李,正好过来叙旧,顺便一起认识认识。”

王超脸上的轻松神色瞬间收敛,眼神认真了几分。县计委?计划委员会?这可是掌管着全县物资调配、计划审批实权的要害部门!赵科长这次家宴,看来不单是朋友小聚,更有引荐之意。这分量,比单纯吃顿饭重得多。

“明白了,陈叔。”王超点点头,语气郑重了些,“多谢您传话。”

老陈拍拍他肩膀:“老赵这是看好你,给你铺路呢。好好把握,那位李同志,能量不小。”

回到办公室,王超心绪微动。赵科长此举,无疑是对他能力和为人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投资。将自己引荐给计委的实权人物,意味着赵科长真正将他视作了可以进入更核心圈层的“自己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有门路、会办事的年轻合作者。这与他之前靠着小聪明和系统物资打开局面的阶段截然不同,是真正开始触碰这个时代权力与资源网络边缘的信号。

这份“橄榄枝”,他必须接住,而且要接得稳妥。

礼物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像之前那样随意。既不能太扎眼,惹人非议,又要能体现心意和分量。他想起系统空间里那些囤积的“好东西”。海鲜大礼包虽然稀罕,但目标太大,不适合这种场合。精品皮蛋倒是可以,但略显单薄。

最终,他选定了几样:一小包品相极佳、密封包装的干贝,这东西不显山露水,却是内陆难得的珍品,用来提鲜调味是极品;一小罐精装绿茶,赵科长好这一口;另外,又单独备了一份类似的,准备给那位素未谋面的李同志。既不算行贿,又是实用的好东西,足以表达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