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能不能用粗竹筒?山里竹子多得很,取材方便。
这话立刻引起了议论,有人觉得可行,也有人质疑密封问题。
这时,一直沉默抽着旱烟的何师傅,用烟袋锅子敲了敲凳子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这个小伙子说得在理。何师傅声音不高,却带着老成持重的分量,咱们赣南,别的不多,就是竹子多。满山遍野都是。
他详细解释道:选老嫩合适的毛竹,截成段,一头留节做底,一头开口。把咱们的鱼仔或者腐乳装进去。密封也好办,用个大小合适的木塞子,或者用熬化的木蜡封口。竹子本身有点清香味,说不定还能给吃食添点风味。取材方便,成本几乎就是人工,密封性......只要塞子够紧,蜡封得好,我看比纸袋子强!
何师傅的补充让这个建议立刻变得具体可行。王超眼睛一亮,当即拍板:好!这个竹筒的建议非常好!
他看向那个最先提出建议的年轻工人: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车间?
报、报告厂长,我叫周小虎,在腐乳车间做搬运。
好,周小虎同志!王超当场宣布,你提出的竹筒建议很有建设性,只要这个方案试验成功,解决了厂里的危机,我个人承诺的奖励,一定兑现!
他又看向何师傅:何师傅,您老经验丰富,把这个建议补充得更加完善,功不可没!
食堂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和叫好声,周小虎激动得满脸通红,其他工人也备受鼓舞。
张主任,刘主任!王超雷厉风行地安排,你们立刻组织人手,就按何师傅说的,马上去搞一批不同口径、不同厚度的竹筒回来!我们今天就装料试验!
希望,仿佛在这集思广益和及时的激励中,重新燃起。竹筒的曙光,能否穿透玻璃瓶断供带来的阴霾?王超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
第一百五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