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个味道和口感可以!”王超肯定地点头,“张主任,设备参数稳定吗?”
“基本稳定了,就是不同批次的小鱼仔大小有差异,烘干时间需要微调,但大方向没问题了。”张保国回答道。
“好!那就按这个标准,小批量试生产一批!我们看看实际效果和反馈。”王超下达指令。
接着他又来到包装车间。刘主任和周小虎等人正在对竹筒包装进行更长时间的密封测试。
“厂长,木塞加蜡封的竹筒,过了快一天了,基本都没问题,没漏油也没受潮。”刘主任汇报着进展,“我们算了一下成本,主要就是竹子和人工,比玻璃瓶便宜太多了!”
“很好!”王超心中振奋,烘干鱼干和竹筒包装这两条路都看到了曙光,“继续测试,一定要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万无一失。同时,着手准备小批量生产竹筒包装的流程和人员安排。”
安排好厂里的事务,王超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没一会儿,厂办小李就进来通报:“厂长,外面有位姓陈的同志找您,说是您的熟人。”
王超心中一动,难道是陈守义陈叔?他立刻起身:“请他去小会客室。”
来到会客室,果然是陈守义。他今天换了一身半新的蓝色中山装,气色比上次见面时好了不少,眼神依旧沉稳。
“陈叔,您怎么过来了?”王超关上门,客气地问道。
陈守义笑了笑,压低声音:“过来看看你。另外,听说你们厂最近遇到了点麻烦?玻璃瓶的事?”
王超点点头,没有隐瞒:“是啊,县玻璃厂停了,瓶子供应断了,正头疼呢。”
陈守义沉吟了一下,声音更低了些:“我这边,最近倒是联系上一条还算稳妥的线,能从邻省弄到一些玻璃瓶,规格可能和你们用的不太一样,但大致能用。就是价格……可能要比以前从县里拿贵一些。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王超心中迅速权衡。陈守义提供的渠道,无疑是一个备选方案,但价格偏高,而且属于计划外渠道,存在一定风险。相比之下,厂里自主研发的烘干鱼干和竹筒包装如果能成功,才是更根本、更安全的解决办法。
“陈叔,谢谢您惦记着。”王超斟酌着用词,“厂里现在正在想办法内部挖潜,看能不能用别的包装替代。您说的这个渠道,我先记下,如果内部方案实在不行,再麻烦您牵线。”
陈守义看了王超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嗯,谨慎点好。内部能解决是最好的。那你先忙着,我就是过来告诉你一声,有需要随时找我。”
送走陈守义,王超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外面忙碌的厂区。青山冒险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匿名信已经寄出,敌特的命运交由公安机关。厂里的危机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找突破口。黑市的渠道陈守义在重新搭建。而系统空间里,还躺着那笔足以改变许多人命运的财富和那些用途不明的文件物品。
一切似乎都在混乱中寻找着新的秩序和方向。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以及那份在时代夹缝中奋力前行的决心。
第一百五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