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林风在完成每日的运送和清理任务后,所有的休息时间几乎都泡在了一间闲置的小型预热室里。这里有一处较小的地火口,专门用于处理此类初级材料。
面前是一筐暗红色、表面粗糙、蕴含着微弱火灵力的赤熔矿。旁边放着特制的耐火钳和一副薄薄的手套。
林风深吸一口气,拿起一块矿石,将一丝灵力缓缓注入手套之中。这手套刻有简单的符文,能放大灵力的感知和对地火余温的引导能力。
他小心翼翼地操控着那丝灵力,如同操纵一根无形的丝线,尝试勾动地火口散发出的高温。第一次尝试,灵力输出稍大,“噗”一声,一缕青烟冒起,矿石表面一小块区域直接被烧得焦黑,灵气尽失!
失败了!
林风额头渗出汗水,不是热的,是紧张的。他放下废掉的矿石,闭目调息片刻,回忆刚才失败的感觉。
不能急,要慢,要柔,要精准…《引气诀》的心法在脑中流淌,讲究的正是绵绵不绝,细水长流。
再次拿起一块矿石。这一次,他更加小心,精神力高度集中,灵力输出变得极其细微,如同春风拂面,轻轻“缠绕”上地火余温,引导着它们均匀地覆盖在矿石表面。
“嗤…”
细微的声响中,矿石表面的石皮在高温下缓缓变得酥脆,然后一点点剥离脱落,露出里面更加鲜红、灵气更浓郁的矿核。
成功了!
虽然速度极慢,剥离得也并不完美,但至少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林风精神大振,摒弃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到这枯燥而精细的工作中。一次次尝试,一次次调整。灵力耗尽了,就打坐恢复,然后继续。
他发现,这个过程对《引气诀》的修炼竟有奇效!极度精细的灵力操控,极大地锻炼了他对自身灵气的掌控力;而频繁的耗尽与恢复,则进一步拓宽了经脉,加快了灵气的运转速度。甚至,在引导地火余温时,他对火灵力的亲和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三天时间转眼即过。当林风将那一筐初炼好的赤熔矿胚子推到赵管事面前时,赵管事漫不经心地拿起几块检查了一下。
随即,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些胚子剥离得相当干净,杂质剔除远超三成,接近四成!而且矿核保存完好,灵气流失极少。这绝不是一个炼气一层弟子初次尝试能达到的水平!除非…这小子隐藏了修为?或者修炼的功法特殊?
赵管事抬起眼皮,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看起来依旧普普通通、只是眼神格外沉静的少年。他混迹地火殿多年,眼毒得很。
“嗯…还算凑合。”赵管事没有点破,只是将一块标有五点贡献的木牌扔给林风,“以后这类活计,就交给你一部分。规矩照旧,完成一筐五点贡献,不得耽误正常职司,否则严惩不贷!”
“多谢管事!”林风强压住心中的激动,接过贡献牌。这不仅意味着稳定的额外收入,更代表他初步获得了赵管事的某种认可。
自此,林风的生活更加忙碌,但也更加充实。他如同苦行僧般,在地火与矿石之间磨练着自己。白天完成重体力杂役,晚上修炼《引气诀》,深夜或休息时间则沉浸于赤熔矿的初炼之中。
他的贡献点一点点积累起来,虽然距离兑换一本像样的功法还差得远,但他已十分满足。更重要的是,他的修为在这种高强度的锤炼下,稳步向着炼气二层的中期推进,对灵力的掌控更是达到了一个远超同阶的精妙程度,体内灵气也因长期接触火灵力而带上了一丝纯阳灼热的特性,威力更增。
然而,地火殿并非世外桃源,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林风的“好运”和“勤勉”,很快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和嫉妒。同为杂役弟子,凭什么他能接到轻松又赚贡献点的活儿?尤其是一个名叫刘武的弟子。
刘武炼气二层修为,比林风明面上显示的要高,来得也比林风早半年,一向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丙字区杂役中的头号人物,平日里没少欺负其他新来的弟子。他早就盯上了赤熔矿初炼的任务,本想等赵管事实在找不到人时,自己再出面“勉为其难”地接下,好多捞些贡献点,没想到被林风这个不声不响的新人截了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