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晁盖定策伐济州 方腊起兵震江南

吴用仔细分析着情报,神色凝重而又带着一丝兴奋:哥哥,诸位兄弟!这方腊起事,非同小可!其据江南富庶之地,拥百万之众(虽实数可能不及,然声势浩大),已下数州,绝非梁山此前所遇之敌可比。朝廷重心,必被其吸引南下!此乃天赐良机于我梁山!

公孙胜亦拂尘一摆,接口道:不错。东南乃朝廷财赋重地,花石纲之祸尤烈,民怨沸腾。方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其势已成。朝廷若失东南,则如断一臂,国库空虚,根基动摇。此刻朝廷必焦头烂额,既要防我梁山北上威胁汴京,又要急调兵马南下平定方腊,兵力捉襟见肘,首尾难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晁盖闻言,眼中精光更盛。他站起身,走到巨幅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江南位置,又划向济州:方腊在江南搅动风云,正是我梁山在北方扩大战果的绝佳时机!朝廷无力同时应对两大强敌,我军攻取济州,阻力大减!甚至,待我稳固山东,便可与方腊形成南北呼应之势,让赵宋王朝腹背受敌,加速其灭亡!

厅内众头领闻言,皆感振奋。原本攻打济州尚存的一丝对朝廷全力反扑的担忧,因方腊起事而烟消云散。一种更大的战略格局在众人心中清晰起来:梁山与方腊,虽未曾谋面,却已在无形中成为对抗共同敌人的同盟。

方腊起事的消息,不仅影响了梁山的军事决策,更让晁盖及其核心智囊对天下大势有了全新的判断。

朝廷危机深重:宋徽宗赵佶沉溺书画享乐,蔡京、童贯、高俅等权臣把持朝政,腐败横行。北有辽国虎视,今又有梁山、方腊南北并起,其统治已陷入空前危机。尤其是花石纲对东南的残酷掠夺,是激发方腊起义的直接导火索,也充分暴露了赵宋王朝统治基础的脆弱

民心向背明晰:无论是梁山在山东的替天行道,还是方腊在江南的是法平等,无分高下,都直指朝廷弊政,顺应了百姓渴望摆脱压迫、求得温饱的迫切愿望。这预示着反宋的力量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绿林武装,而是开始与底层民众的生存诉求紧密结合,拥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战略机遇窗口:方腊起义吸引了朝廷主要军事注意力,为梁山向北方、中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晁盖意识到,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尽快壮大自身实力,抢占战略要地,否则一旦方腊被镇压,朝廷必将集中全力回头对付梁山。

基于此,晁盖坚定了主动进攻,开辟根据地的战略决心。攻打济州,不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梁山迈向争霸天下的关键一步。他下令:

加紧备战:各营头领返回本部,加速操练兵马,检修器械,囤积粮草。工坊日夜赶工,打造攻城器具。

情报先行:戴宗、时迁等人加大对济州及周边官军动向的侦察,尤其关注朝廷是否有从北方调兵南下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