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代的大夫还要难,抛开那些本身有天赋的不谈,
一般都要从小的时候开始,跟在师傅身边当药童,
好不容易出师了,出来独立把脉写方子,还要遇上表述不清楚的患者,
连说带比划半天,都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了,还经常答非所问。
你说吃了什么,他说日子难过,你说哪里难受,她说田里做活,你说城门楼子,他说田里果子。
大夫们:真是光想起来,都不想回忆啊。
“是的没错,所以我们基本上都以把脉为主,尽量少问话。”
还有年纪小点的村医,对此也很有经验了。
“谁说不是呢,我是从别处来的,本身就听不太懂这里人说的话,
再碰上老年人,我现在基本光‘望闻切’了。”
“就这还被人管我叫‘哑巴大夫’呢。”
大夫们凑在一块,看着天幕上大夫的脸,真是越看越感同身受。
戴着口罩,都能看到这个大夫“命苦”的微笑了。
“沟通困难,原来不是时代特色,哪里的大夫都能遇上了。”
说起这个,大夫们可就不困了,
“还别说,上次来了个患者,一个伤风我看了整整小半个时辰了。”
【难怪要看这么长时间了,感觉大夫都已经失去所有的力气和手段了。】
【不是,在这儿跟大夫玩上你比我猜了。】
【看完这个视频,终于懂了,有时候大夫的无奈。】
【儿科大夫:孩子是发烧了吗?】
【父母:不是,我们孩子拉肚子。】
【儿科大夫: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拉肚子的?】
【父母:我们9天之前就开始发烧了。】
【大夫:那当时拉肚子吗?】
【父母:当时不拉。】
【儿科大夫:那从什么时候开始拉肚子的?】
【父母:7天前】
【大夫:那就是先发烧,烧退了才拉肚子,是不是?一共烧了几天?】
【父母:不是我们发烧的时候,就拉肚子了。】
【大夫:……那就是9天之前刚发烧,就拉肚子了是不是?】
【父母:不是,我们烧退了才拉的肚子。】
【感觉这大夫是真没辙了。】
【看完了,我一耳朵的“不是不是不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