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腾讯市值接近2000亿人民币,但若能收购TVB,不仅意味着掌控了一个覆盖广泛的传统媒体平台,更能在港交所上市的腾讯股价上注入一剂强心针!其品牌价值和战略意义,绝非简单的财务投资可比!
“汪导,详细说说!详细说说!”小马哥的语气明显热切起来,身体也不自觉地前倾。
大佬王也放下了酒杯,眼神锐利如鹰。万达虽然以地产起家,但近年来在文化产业布局频频,万达电影院线正在全国扩张,如果能拿下TVB这块金字招牌,对万达文化产业的品牌提升和内容渠道拓展,意义非凡!
汪言看着两人瞬间被点燃的兴趣,心中了然。他慢条斯理地开口:
“邵逸夫老爷子年岁大了,也后继无人,所以打算把邵氏集团75%的股份出售。而邵氏集团,又拥有香港TVB26%的股份。买下邵氏,就等于控股TVB。”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不知道二位,对于香港TVB这块金字招牌,有没有兴趣?”
“有兴趣!当然有兴趣!”大佬王立刻表态,声音洪亮,“TVB谁不知道?华语电视的标杆!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商人的谨慎,“汪导,这事体量不小,我们得从长计议。来来来,先喝酒!我喊个人过来旁听学习一下!”
说完,大佬王掏出手机,拨了个号码。电话接通,他对着话筒直接道:“在哪呢?别在外面瞎混了!赶紧到长安俱乐部VIP包间来!给你个机会,见见世面!”
挂了电话,大佬王对汪言和小马哥笑道:“犬子,刚从英国毕业回来没多久,整天瞎晃悠。让他来旁听学习下,这个项目如果达成合作,我也打算安排他去实习,跟着汪导和马总学点真本事。”
汪言和小马哥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大佬王的意思。这是要把儿子王校长推到台前,参与这个项目,既是历练,也是表态。
不到二十分钟,包间门被敲响。一个穿着时尚休闲装、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脸上还带着点刚从酒吧出来那种微醺和兴奋劲的年轻人推门进来。
正是王校长。2006年的王校长,刚从伦敦大学学院毕业回国不久,脸上还带着点青涩和富家子弟的张扬,但眼神里也透着股聪明劲儿。
“爸,马叔叔。”王校长先跟大佬王和小马哥打了招呼,然后目光落在汪言身上,带着明显的好奇和打量。
“这位是水晶影业的汪言汪导。”大佬王介绍道,“汪导,这是我儿子王校长。”
“汪导好!久仰大名!”王校长立刻伸出手,语气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崇拜,“我可是您的影迷!《蝙蝠侠》和《加勒比海盗》我都刷了好几遍!太牛了!”
汪言站起身,与他握了握手,微笑道:“你好,小王。欢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坐吧。”大佬王指了指旁边的位置,“今天汪导和马总谈大事,你好好听着,少说话,多学习。”
“明白!”王校长规规矩矩地在旁边坐下,但眼神还是忍不住在汪言身上瞟。汪言太年轻了,比他就大了几岁,却已经是奥斯卡最佳导演,掌控着水晶影业这样的庞然大物,这让他既羡慕又好奇。
汪言重新坐定,继续刚才的话题:“前几天我去香港参加金像奖的时候,安排人初步接触了下邵氏那边。对面开价100亿港币出售邵氏75%的股份。”
“100亿港币?”大佬王眉头都没皱一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语气轻松,“100亿港币而已,你我三人把它买过来就是了!”
汪言闻言,心里也是微微一动。不愧是未来能说出“先定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的大佬王,这口气,这气势,果然名不虚传。
他笑了笑,回应道:“王总豪气。不过,现在TVB的整体估值大概在200亿港币左右。整个邵氏集团,最值钱的资产就是这26%的TVB股份。邵逸夫老爷子喊出这100亿,无非就是漫天叫价,落地还钱,顺便再看看谁才是真正的买家。”
他顿了顿,神色认真起来:“据我了解,目前连我们在内,一共有五方买家对邵氏这块肥肉虎视眈眈。”
“哦?哪五方?”小马哥立刻追问。
“第一方,李嘉诚的长江实业,联手央视驻港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香港分公司)。”汪言竖起一根手指,“李超人财力雄厚,央视有官方背景,意在掌控TVB这个重要的宣传阵地和文化输出平台。”
“第二方,电讯盈科的李泽楷。”汪言竖起第二根手指,“小超人李泽楷,野心勃勃,一直想整合媒体资源。电讯盈科本身就有NOW TV等业务,拿下TVB,就能打造香港媒体帝国。”
“第三方,马来西亚的郭鹤年。”汪言竖起第三根手指,“郭氏集团在东南亚影响力巨大,财力雄厚,对香港市场也有兴趣。郭鹤年本人和邵逸夫私交不错。”
“第四方,新鸿基地产的郭家。”汪言竖起第四根手指,“香港本地老牌地产豪门,根基深厚,财力同样不容小觑。”
“第五方,”汪言竖起第五根手指,目光扫过大佬王和小马哥,“就是我们。”
他总结道:“其中,我认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李氏父子——李嘉诚和李泽楷。他们财力最强,根基最深,对香港市场志在必得。”
包间里安静下来。大佬王和小马哥都陷入了沉思。对手名单的分量,让他们都感到了压力。李嘉诚、李泽楷、郭鹤年、郭家……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如果我们参与,该怎么收购?出资比例如何?”小马哥推了推眼镜,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腾讯虽然市值高,但现金流并非无限,而且他需要评估这笔投资的战略价值和风险。
汪言显然早有腹案,从容道:“我的建议是,我们三家共同成立一家私募基金,专门用于此次收购。通过这个私募基金来操作收购,可以规避一些政策风险和外界过度关注。”
他看向两人:“出资比例,我建议水晶影业占40%,万达集团占30%,腾讯公司占30%。三方按此比例,共同募集50亿人民币作为基金的首期资金。”
“50亿人民币?”大佬王眉头微挑,“按现在汇率,大概48亿港币出头。距离100亿报价还差不少。”
“王总,这只是首期资金。”汪言解释道,“根据规定,私募基金第一年实收资本不能低于注册资本的20%。
我们只需要先提供10亿人民币(约9.7亿港币)的实缴资本,基金就可以合法运作。剩下的资金,可以根据谈判进度和实际需要,在后续一年内逐步到位。”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运筹帷幄的笃定:“100亿港币只是邵逸夫的试探价。这是一场拉锯战,时间还有的是。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谈,去磨,去压低价格。
更重要的是,我们三方联手,资金实力、内地背景、互联网资源互补,比李氏父子更有综合优势。”
大佬王和小马哥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意动和认可。汪言的方案考虑周全,既规避了风险,又锁定了机会,而且出资比例也相对合理。
“汪导的提议,我看可行。”大佬王率先表态,看向小马哥,“马总,你觉得呢?”
小马哥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方案很专业。不过,这么大的投资,我需要回去召开董事会讨论一下。三天内,我给汪导一个明确的答复。”
“没问题。”汪言举起酒杯,“理解。那我们就等马总的好消息。”
“好!”大佬王也端起酒杯,“预祝我们合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