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宋吴投青

吴用在一旁静静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称许。

他虽不齿清风山三人,尤其是王英的残暴好色。

却觉宋江此事处理得宜,既全了花荣颜面,又显了江湖道义,颇有仁德之风。

吴用心中辅佐宋江之意更坚:“能令这等凶顽之辈纳头便拜,公明哥哥果然有名主之姿!”

不久,宋江辞别清风山,顺利到达清风寨。

“兄长!想煞小弟了!”

花荣闻讯,大喜过望,亲自出迎,执手相看,激动难抑。

花荣不仅将宋江接至家中,更是请出浑家崔氏,连自家妹子和后堂眷属都唤出来拜伯伯。

这等将江湖朋友视为至亲的隆重,让宋江感动不已。

“自从别了兄长,屈指已五六年矣。每每念及,坐卧难安。”

花荣紧握宋江双手,情真意切:“前番听得兄长杀了那泼贱,官司行文各处追捕,小弟闻之,连连写了十数封书信去贵庄问讯,日夜悬心!”

这份发自肺腑的牵挂,让逃亡已久的宋江不禁动容,吴用也暗暗点头。

其时,宋江见逃亡路上最凶险的关口已过,自己与弟弟宋清在一处,若同时遭擒,宋家便有绝嗣之虞。

他素来孝顺,唯恐老父在家忧惧成疾,思前想后,便决意让宋清先行返家,侍奉父亲,以宽亲心。

临别之际,兄弟二人执手相看,宋江殷殷叮嘱宋清务必代他在父亲膝前尽孝,言辞恳切,几欲垂泪,场面甚是感人。

然而在清风寨安顿后,宋江却敏锐察觉到一丝异样。

花荣对宋江极尽兄弟之情,但言谈间,却总不自觉流露出对一人的敬佩。

“兄长你看,这是我仿梁山军制所练寨兵,虽不及梁山精锐,亦初具规模。”

“王伦哥哥在梁山立法度,明赏罚,兴屯田,抚流民,真乃仁政!小弟心向往之。”

“兄长有所不知,如今梁山泊气象一新,治军严谨,四方百姓归心,小弟时常引为楷模。”

每每此时,坐在一旁的吴用,眼神中总会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神往。

宋江面上含笑附和,赞道:“白衣仁主确是当世英雄。”

袖中手指却已悄然捏紧,背转身时,那压抑不住的阴郁便浮上眉宇。

他心中一股邪火翻腾:“王伦,王伦,又是王伦!为何连花荣贤弟,也对他如此推崇?”

这种无处不在的对比,让宋江对那素未谋面的王伦既愤懑,又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委屈。

往后,宋江压下所有情绪,对花荣更加关怀备至。

二人终日相伴,或饮酒论武,或巡视寨防,情谊日渐深厚。

转眼元宵佳节将至,清风寨大放花灯,热闹非凡。

花荣邀宋江同赏鳌山灯会,共享佳节之乐,宋江欣然前往。

人群熙攘,灯火璀璨。

宋江混在人群中,看着那精心扎制的巨大灯山,暂忘了烦忧。

不料灯火阑珊处,一双怨毒的眼睛恰好扫过他的面庞。

正是那曾被王英掳上山,又被他劝放了的刘高之妻!

那妇人死死盯着宋江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悄然隐入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