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之雨停歇不过半日,整个北直隶地区,尤其是帝都北京及其周边,已然彻底换了一番人间天地。那场蕴含着无尽生机的青色雨滴,仿佛不仅仅是水,更是造化之神笔,挥洒间便改易了山河颜色,重塑了众生百态。
最先感受到翻天覆地变化的,是最底层的升斗小民和街市商贾。
往日里喧嚣嘈杂、总带着几分焦灼气息的粮市、菜市,今日却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甜蜜的烦恼”景象。
粮店门前,可谓是“门庭冷落车马稀”。一袋袋饱满得快要撑破麻袋的麦子、稻谷堆在店门口,掌柜的和伙计却蹲在门槛上发愁,唉声叹气。
不是没人买,而是根本卖不动! “老王,还守着你这米铺子呢?瞅瞅这满大街,谁家还缺粮食啊?”一个相熟的街坊拎着一条刚从自家屋檐下瓦盆里摘下来的、尺把长的紫莹莹的茄子路过,笑着打趣。
王掌柜哭丧着脸:“唉,谁说不是呢!这…这仙师一场雨下来,倒是活人无数,可也断了咱的活路啊!你看看这米,再看看这价,都快跌穿地心了,还是没人要!家家户户,甭管是院里犄角旮旯撒把种子,还是墙头瓦罐里落点土,一夜之间都能给你长出够吃三五天的粮食来!谁还来买我这陈米呦!”
的确,放眼望去,街头巷尾,但凡有点泥土的地方,都见缝插针地生长着金灿灿的麦穗、沉甸甸的稻谷、颗粒饱满的黍子,甚至还有不少叫不上名字、但显然能吃的瓜果蔬菜。人们收割这些“天赐之粮”时,脸上都洋溢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和满足。
菜市则更是成了欢乐的海洋, 尽管带着一种过剩的眩晕感。各个摊位前所未有地拥挤,但拥挤的不是顾客,而是货物!
水灵灵、脆生生的大白菜堆成了小山,萝卜个个赛似娃娃膀,翠绿的黄瓜顶花带刺挤满了箩筐,西红柿红得耀眼,茄子紫得发亮,南瓜更是滚得到处都是……这些蔬菜瓜果不仅品相极佳,产量更是骇人听闻,仿佛泥土的肥力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价格?几乎等同于白送!
“新鲜的菘菜嘞!两个大子儿一筐!自己搬走!”
“萝卜!甜脆的萝卜!买一个送仨!”
“大娘,看上这瓜了?拿去吃吧!
家里后院还堆着几十个呢,再不吃要烂地里了!” 叫卖声不再是往日的斤斤计较,反而充满了分享和一种处理“甜蜜负担”的急切。
人们笑着、挑着、拿着,孩子们在摊位间穿梭,手里抓着啃了一半的瓜果,汁水沾满了衣襟也毫不在意。一种久违的、富足才会带来的轻松愉悦气氛,弥漫在整个市场。
酒肆饭馆也迎来了奇特的景象。往日里只有殷实人家才敢时常光顾的地方,如今座无虚席。倒不是人们突然阔绰了,而是原材料成本几乎降到了零——自家产的粮食蔬菜吃不完,拎上一些就能换来厨子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