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厉兵秣马

锦州城的光复,并未让辽西明军大营沉浸在长时间的庆功氛围中。

相反,一种更加凝练、更加炽热的气氛在军营中弥漫。

此刻,这座曾经浸满鲜血与耻辱的雄城,已然化身为一柄经过神火淬炼、即将挥向东虏心脏的巨锤的坚实握柄。

而执锤者洪承畴,正以惊人的效率和超越时代的眼光,锤炼着这支已然脱胎换骨的军队,为最终的犁庭扫穴做着一丝不苟的准备。

传统的后勤概念,在这支沐浴丰饶恩泽的军队中,已被彻底颠覆。最大的军粮库并未设在锦州城内,而是位于城东一片被严格划出的广阔区域。

这里看不到堆积如山的粮袋,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在春日下以违背常理速度疯狂轮作的“能量田”。

在丰饶玄鹿的驱动下,脚下的黑土地仿佛拥有了生命。

麦种入土,顷刻间破土、抽穗、扬花、灌浆、成熟,金黄的麦浪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起伏涌动!一旁的其他田块,薯类、豆类同样在以惊人的速度膨大结实。

收割并非由人力完成,而是由周安麾下精通格物之学的青曜工匠指挥着改装过的马车——这些马车的轮轴连接着特制的滚筒和刃具,在田间驶过,便能高效地完成收割、脱粒的过程。

收获的谷物被立刻运往附近的工棚,由另一批士兵利用水力或畜力驱动的石磨快速研磨成粉。

整个流程,从播种到面粉产出,周期被压缩到了以时辰计算。产出的面粉饱含丰饶生机,极易饱腹,更能快速补充体力,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军高能口粮。

以往需要数万民夫辗转千里运输的粮草压力,于此地化为无形。军营的炊事区,终日蒸汽腾腾,巨型蒸笼与烤炉日夜不息,将源源不断产出的面粉制成易于携带和食用的饼馍。

校场之上,吼声震天,却并非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是蕴含着强大力量、引而不发的低喝。

每一个士兵,都堪称人形凶器。他们的肌肉纤维密度、骨骼强度、神经反应速度、五感敏锐度乃至伤愈能力,皆已远超凡人极限。

常规的负重奔跑、弓弩射靶、刀盾劈砍对他们而言已是热身。如今的训练重点,已转向更高层次的协同与针对性地运用自身力量:

破棘弩集群速射:弩手们装填、瞄准、击发的速度快得只剩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