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西双版纳去的路,像被扔进了大蒸笼,空气越来越湿热,路边的树也换了模样,芭蕉叶大得能当伞,椰子树举着绿皮球似的果实,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果香。诗诗扒着马车帘,热得直吐舌头:“这地方比湖南还热!我感觉自己像块要化的糖!”
灵月递给她块冰镇酸角:“尝尝这个,酸溜溜的,解解暑。”诗诗塞进嘴里,酸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却咂咂嘴说:“好吃!比大理的乳扇开胃!”
到了景洪城,满眼都是绿色。傣家竹楼像踩着高跷的凤凰,屋顶的茅草在风中轻轻晃,路边的凤凰花红得像团火,穿着筒裙的傣族姑娘挎着竹篮,里面装着金灿灿的菠萝蜜,走起来裙摆飘飘,像在跳舞。
我们找了家临江的竹楼客栈,老板是个戴银腰带的傣族大嫂,说话声音像银铃:“几位客官,要不要尝尝菠萝饭?用糯米和菠萝蒸的,香得很!”
诗诗一听眼睛就亮了:“要!还要舂鸡脚!我在路上听人说,版纳的舂鸡脚是一绝!”
菜端上来,菠萝饭装在挖空的菠萝里,糯米裹着果香,甜丝丝的;舂鸡脚泡在小米辣和柠檬汁里,酸辣劲直冲脑门。诗诗辣得直喝水,却停不下来,说:“这味道真够劲!比丽江的过桥米线还刺激!”
第二天,我们跟着向导去热带雨林。雨林里像个绿色的迷宫,参天大树的树干上缠着藤蔓,像老爷爷的胡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向导是个傣族小伙,叫岩光,背着把砍刀,说要带我们去看野象。
“野象?”诗诗兴奋地蹦起来,“是不是像话本里写的,有长长的鼻子,能卷起来大树?”
岩光笑着点头:“我们这里的野象可聪明了,会用鼻子喝水,还会跟人打招呼呢。不过最近不太平,有伙人在雨林里偷砍树,还设陷阱抓象崽,野象都躲得远远的。”
我们心里一沉——又是偷猎的?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突然听到前方传来“嗷呜”的叫声,像小象的哭声。岩光脸色一变:“不好!可能是小象掉进陷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