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书桌上那盏旧台灯发出的暖黄色光芒,温柔地笼罩了桌上摊开的试卷。

华玲玲拿起笔,目光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上。

夜幕昏沉,万家灯火渐次熄灭。

而属于她的那扇窗,依旧透着暖黄色的光亮。

……

夜色悄无声息地覆盖了整座城市。

这是一个习惯了躺平,也习惯了emo的时代。

某种程度上,人们在谈论抑郁时,就好像在谈论一种心照不宣的时代症结。

小郁房间里没有开灯,她抱腿坐在床上,身上裹着一张薄薄的毯子,只有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是唯一的光源。

她刚刚一秒不落地看完了最新一期的《我这样生活》。

屏幕上,节目已经结束了。

主持人于阳那句“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的余音仿佛还在耳边,然后是若荀清唱的《光亮》。

他那干净的嗓音,像一捧温暖的流沙,温柔地填满了这间狭小而寂静的出租屋。

她移动鼠标,点开了搜索框。

“李若荀。”

三个字敲下,回车。

关于他的舞台其实并不算海量,毕竟从他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满打满算也不过半年,访谈更是屈指可数。

视频里的少年,时而光芒万丈,时而又流露出一种来不及掩饰的疲惫。

弹幕里,有粉丝心疼的刷屏,也有路人从质疑到改观的真实心路。

小郁点开《我这样生活》的官方主页,熟练地滑到评论区,无数讨论扑面而来。

很多和她一样在深夜里看完节目的人,正用文字宣泄着自己无处安放的情绪。

指尖在键盘上停顿了片刻,然后开始敲击。

她想,她也该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