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围在边上,有人犹豫,有人想抢。
苏婉娘没拦。她让人把一车书直接推到火堆旁,当众翻开一页,指着上面的插图说:“这叫‘深耕密植法’,去年在庐州试过,亩产多两石。你们烧的是粮食,不是纸。”
有人问:“真能多收?”
“下周我带人去你家田里种。”她说,“收成了归你,亏了算我的。”
当天下午,三个村子的人上门要书。
陈墨在巢湖基地收到消息时,正站在沙盘前。他听完回报,只说了一句:“把‘模板法’用上。”
苏婉娘立刻明白。当晚,她派人把《齐民要术》里最实用的五章——选种、施肥、防虫、灌溉、轮作——做成固定版框,每船带一套。排版时间从两个时辰缩到半个时辰。
第五天,日印量突破一千册。
第七天,突破两千。
第十天清晨,郑和站在船头,看着岸边聚集的百姓。他让人把大旗升起来,白布黑字:“农政惠民,天理可证”。锣声一响,伙计开始发书。
有人高喊:“这是朝廷不让印的!”
郑和回头看了眼舱底——新一批陶模正在烘干,油墨桶整齐排列,学徒们低头校样。他没答话,只挥了下手。
书继续发。
正午,第一份《农政简本》被送进庐州书院。讲学先生当众撕了,扔进火盆。可就在同一时刻,下游二十个村子的田埂上,农民正围着刚领到的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念。
苏婉娘坐在码头茶棚里,看着远处靠岸的船。她端起茶碗,吹了口气。
茶面映着天光,微微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