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峰回路转,副主任仗义执言,魏腾的阴谋再破产

“但是,从我们政策研究工作的本质来看,我认为,他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我们政研室是省委的‘智囊’和‘参谋’。智从何来?参谋的依据又是什么?不能只靠下面报上来的材料,不能只靠统计局的报表。如果我们的研究,永远和一线隔着一层毛玻璃,那写出来的东西,再花团锦簇,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周源的目光,落在了自己刚刚递上去的那份报告上。

“就拿这份‘江东周期律’的报告来说,陈默同志为什么能发现它?因为他没有把整理档案当成一件枯燥的苦差事,而是带着问题,带着思考,一头扎了进去。他有深入一线的‘研究精神’。”

“现在,他把这种精神,从故纸堆,延伸到了现实世界。他敢于去触碰那些我们很多人都习惯了视而不见的脓包,敢于把自己的脚,踩进最泥泞的地方。这种精神,和发现‘江东周期律’的精神,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他的‘功’。”

周源看着丁文华,语气恳切:“主任,一个干部,有点小毛病,我们可以帮他修正。但如果连这份敢于求真、敢于碰硬的锐气都没有了,那才是最可怕的。所以我认为,对陈默同志,我们应该批评他的方式,但更应该肯定、甚至保护他的精神。不能因为怕他这把刀太快,会割到手,就把他扔进仓库里,让他生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情真意切。

丁文华脸上的表情,像春日里解冻的湖面,渐渐舒展开来。

周源这番话,不仅为他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台阶,更把他的格局,提升到了“爱护人才、鼓励创新”的高度。

他要的就是这个!

“说得好!”丁文华用力一拍沙发扶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掌控全局的笑容,“老周,你这番话,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们政研室,就需要这样的干部,就需要这样的精神!”

他踱了两步,然后停在陈默面前,脸上的笑容一收,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陈默!”

“到!”陈默立刻站起身。

“你私自行动,目无组织纪律,这件事,性质是严重的!”丁文华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回去以后,写一份一万字的深刻检查!要从思想根源上,好好剖析一下自己的问题!什么时候认识到位了,什么时候再交给我!”

一万字的检查!这在体制内,算得上是极重的惩罚了。

然而,陈默心里却明镜似的,这雷声越大,雨点就越小。

果然,丁文华的语气,紧接着就缓和了下来。

“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重新变得温和,“你提出的那个课题,很有价值,也很有必要。这说明你没有把我们政研室的工作,当成一个跳板,而是真正地在思考问题。这一点,值得肯定。”

他看向周源,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老周,这个关于‘黑恶势力破坏营商环境及基层治理’的课题,就由你来牵头,成立一个专题调研组。先从外围入手,做一些基础性的资料搜集和情况摸排,形成一份可行性报告。记住,要稳,不要急。”

“至于陈默同志嘛……”丁文华看着陈默,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就作为调研组的第一位成员。你那份一万字的检查,就不用写思想认识了,把它改成一份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方案,交给我和周源同志。”

这一手,玩得滴水不漏。

既是惩罚,又是重用。既给了陈默名分,又用周源这颗老成持重的钉子,把他牢牢地钉在了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是!保证完成任务!”陈默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去吧。”丁文华挥了挥手,重新坐回沙发,端起了那杯已经有些凉了的茶。

陈默和周源一起退出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