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意思。”
魏正阳自言自语道。他忽然对这个藏在幕后的写信人,产生了一丝好奇。这是一个聪明人,一个敢于在刀尖上跳舞的狠人。
不过,好奇归好奇,工作归工作。
一封再巧妙的匿名信,也只能是线索,不能是证据。他魏正阳办案,从来不凭猜测,只讲事实。
他按下了桌上的内部通话按钮。
“主任,你进来一下。”
办公室主任很快推门而入,神情恭谨:“魏书记,您有什么吩咐?”
“去,”魏正阳的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把县扶贫办去年到今年,所有乡镇上报的扶贫工作总结和数据统计报告,都给我找来。另外,把青龙镇党政班子所有成员的履历档案,也一并调过来。”
办公室主任心里咯噔一下。他跟了魏正阳多年,深知这位领导的行事风格。他从不无的放矢,看似不经意的一个指令,背后往往都藏着雷霆之威。
小主,
又要查数据,又要调档案,而且点名了青龙镇。
出事了。
主任不敢多问,连忙点头:“是,我马上去办。”
“记住,”魏正阳补充了一句,“动静小点,别让不相干的人知道。”
“明白。”
主任退了出去,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寂静。
魏正阳拿起那封信,又看了一遍。他的目光不再聚焦于那些夸张的词句,而是像X光一样,穿透纸背,审视着其背后隐藏的官场生态。
青龙镇,钱大勇。
这个名字在他脑海里盘旋。他想起来了,此人资历很老,在副镇长的位子上待了快十年,县里有些关系,一直想往上动一动,但始终没找到合适的台阶。
看来,他是想借着这次扶贫工作的东风,搞一出“大卫星”,给自己铺路。
可惜,他做得太过火,也太不聪明。这种漏洞百出的数据,骗骗外行还行,在真正的行家眼里,就如同黑夜里的萤火虫,想不被发现都难。
更倒霉的是,他还碰上了一个比他聪明得多的对手。
魏正阳的思绪飘得更远了一些。
最近,市里三令五申,要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查数据造假、工作浮夸等问题。县委也开了好几次会,强调要抓典型,立规矩。
可这种事,抓起来并不容易。小打小闹没意义,真正的大问题又都藏得很深。他正愁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来打响全县干部作风整顿的“第一枪”。
现在看来,有人把枕头送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