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江澈的奇思妙想,变废为宝的“懒人方案”!

“我的意思是,我们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我们不‘建’,我们‘种’。”

“种?”李卫国愣住了。

“种什么?”其他干部也满脸困惑。

江澈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计划得逞的微笑。

“我们不搞什么‘亮点工程展示区’,那个名头太硬、太空。我们把它,叫做‘干部减压生态角’。”

“干部……减压生态角?”

这个新奇的词汇,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懵了。这又是什么东西?

江澈不急不忙地解释道:“书记,镇长,咱们镇里的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压力大不大?整天不是写材料,就是跑村组,精神是不是常年紧绷?市里省里,这几年一直在提倡要‘关爱干部心理健康’,但怎么关爱?发点慰问品,开个座谈会?那都是虚的。”

他的话,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在场的每一个人,谁不是连轴转过来的?谁没有过身心俱疲的时候?

“所以,”江澈的声音带上了一种奇特的感染力,“我们就利用这片地,把它开垦出来,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责任田’。不用多大,每人一两平米。然后,让大家在工作之余,自己动手,想种点小青菜的种青菜,想种几棵西红柿的种西红柿,想种几朵花的就种花。”

他环视四周,看着那些因为他的话而陷入沉思的脸庞,继续加码。

“书记、镇长,您想一下那个画面。明天县长来了,我们不带他去看冰冷的展板,而是带他来这里。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规划出来的未来,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现在。他看到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菜地,上面可能还挂着露珠。他看到的,是我们青龙镇的干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亲手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脸上带着放松的笑容。”

“这说明了什么?”江澈自问自答,声音陡然拔高,“这说明我们青龙镇的领导班子,真正把干部当人看,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种管理上的创新,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这比任何华丽的辞藻、任何精美的模型,都更能打动人心!”

小主,

“更重要的是,”江澈抛出了他的杀手锏,也是这个方案最核心的优势,“这个方案,花钱少,甚至可以不花钱,锄头铁锹我们自己有,菜籽花种能花几个钱?见效快,一个晚上足够我们把地翻好,把种子撒下去,做出个初步的模样。还不费力,比起搞那些建筑模型,翻几下土地,对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和锻炼!”

花钱少!

见效快!

还不费力!

这三个词,如同三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孙大海和李卫国的心上。

他们之前光想着怎么“高大上”,却忘了“接地气”才是基层工作的本色。江澈这个方案,简直是神来之笔!

它不仅解决了“亮点”的问题,还顺便把“关爱干部”的口号落到了实处,更体现了一种“绿色、生态、创新”的治理理念。这境界,比起他们刚才那个搞展板模型的想法,高了不止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