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觉自己不是来上班的,是来当上门女婿的,而且还是赘婿。
马文才又交代了几句“注意身体”、“尽快适应”之类的场面话,便背着手,踱步回了里间那扇独立的科长办公室,轻轻关上了门。
他一走,办公室里那股紧绷到极致的压力才稍稍缓解,但没有人敢真正放松。江澈知道,那扇门虽然关着,但门上的百叶窗,就是科长的眼睛。
“江科,快坐。”刘莉的脸上重新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她一边麻利地给江澈的杯子里续上热水,一边压低了声音,用一种分享秘密的口吻说,“马科长就是这样,对工作要求特别严,但人很好的,尤其关心我们年轻人。”
江澈内心冷笑,翻译一下:领导很严格,你别犯错,他人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让他觉得你好。
他感激地对刘莉笑了笑:“谢谢刘姐,我记下了。”
“别客气,以后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刘莉眨了眨眼,那双画着精致眼线的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我们科室,分工明确,李默,就是那位,主攻大材料,是咱们周书记的御用笔杆子之一。”
江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那个戴眼镜的李默,头也不抬,键盘敲得如同暴雨梨花针。他能感觉到,李默的耳朵,正像雷达一样竖着。
“赵峰,赵哥,”刘莉又努了努嘴,“县里消息最灵通的人,上到人事变动,下到食堂今天加什么菜,没有他不知道的。以后想打听点什么,找他准没错。”
那位看报纸的赵峰,此刻正端着茶缸,慢悠悠地踱步到饮水机旁,看似在接水,实则将整个办公室的动静尽收眼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我嘛,就是个大管家。”刘莉自嘲地笑了笑,“负责上传下达,内外联络,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以后有什么需要跑腿报销、领办公用品的事,直接跟我说。”
江澈听明白了。这三位,分别是科室的技术核心、情报中心和行政枢纽。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细作,共同构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战斗堡垒。
而他,一个新来的副科长,职位比他们都高,但此刻却像个外人,一个闯入了精密仪器内部的沙子,显得格格不入。
他刚在自己的“交通枢纽”位上坐下,一股淡淡的茶香就飘了过来。赵峰端着他的大茶缸,笑呵呵地凑了过来。
“江科长,刚来还习惯吧?”他自来熟地拉过旁边一张椅子坐下,“青龙镇可是个好地方啊,山清水秀。孙大海书记和李卫国镇长,那可都是咱们县里有名的实干派领导。”
江澈的心里警铃大作。来了,情报中心的试探。他这不是在夸青龙镇,也不是在夸孙书记和李镇长,他是在问:你和那两位是什么关系?你的根子有多深?你是谁的人?
“是啊,孙书记和李镇长对工作要求很高,我在青龙镇锻炼那段时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江澈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尊敬,又没有过分亲近,将关系定义在了“上下级”和“学习”的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