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画饼充饥,忽悠瘸了的第一个兵

“直到有一天,我们镇上要修一座桥。”江澈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缅怀,“一座等了八年的桥。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没钱,没政策,是个死结。”

他顿了顿,看着张小雅那双已经抬起来、带着泪光和迷茫的眼睛。

“后来,桥修了。不是哪个大领导拍板的,也不是哪个大老板捐钱的。你知道,第一个让这件事出现转机的,是什么吗?”

张小雅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是一份材料。”江澈一字一句地说道,“一份我整理的、关于那座桥历年来所有信访记录的材料。我花了一周时间,把所有零散的、被遗忘在档案柜角落里的东西,重新整理、归类、装订成册。就是那么一份谁都看不上眼的、枯燥的材料,最终被送到了该看到它的人手里。”

他说的是青阳县那座桥的事,但每一个字,都像小锤子,敲在张小雅的心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雅同志,”江澈第一次叫出了她的名字,语气变得郑重,“你每天复印的,真的是一堆废纸吗?那些会议纪要,记录的是省里最重要的决策过程;那些文件通知,关系到全省几千万人的工作和生活。它们不是废纸,它们是历史,是权力运转的轨迹。”

“你觉得你的工作没有意义,是因为你只看到了‘复印’这个动作,你没有看到这些纸张背后的分量。你只是一个传递者,而不是一个解读-者,更不是一个创造者。”

张小雅彻底怔住了。她呆呆地看着江澈,嘴唇微微张开,连眼泪都忘记了流。

解读-者?创造者?

这两个词,对她而言,就像夜空中的星辰一样遥远。

“现在,我这里,有一个机会。”江澈图穷匕见,他指了指自己桌上那座文件山,“一件搁置了六年,谁也啃不动的硬骨头。一件关系到几百个退休工人晚年生活的案子。”

“我需要一个人,一个细心的、耐心的、能沉得下心来的人,帮我把这六年的历史,重新梳理一遍。就像我当初整理那座桥的材料一样。我需要的,不是一台复印机,我需要一个战友,一个能读懂这些故纸堆背后,那些人的眼泪和期盼的战友。”

他的声音,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

“这份工作,没有额外的补贴,甚至可能要经常加班。它很苦,很累,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一件事。”

江澈看着她的眼睛,无比认真地说道:“如果这个案子,能在我们手里,哪怕只是往前推进一小步。我会亲自去跟陈主任,跟办公厅的人事处说,我这个‘三无项目组’,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你张小雅。”

“一个能把最枯燥的工作,做出最大价值的人,不应该只是一个合同工。”

轰!

最后一句话,像一道惊雷,在张小雅的脑海里轰然炸响。

合同工。

这是压在她心头最重的一块石头。是她所有自卑和不安全的根源。她做梦都想摘掉这顶帽子,可她没有任何门路,只能绝望地熬着,等着那个渺茫的、几乎不存在的转正机会。

而现在,江澈,这个新来的科长,这个敢当着所有人的面跟主任叫板的“疯子”,竟然给了她这样一个承诺。

一个听起来无比荒诞,却又无比诱人的承诺。

她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理智告诉她,这是在画饼,是在忽悠她去干最苦最累的活。可情感上,那被压抑了太久的、对未来的渴望,像一株被浇了水的野草,开始疯狂地生长。

她看着江澈那双清澈而真诚的眼睛,看着他脸上那副“我需要你”的表情,防线,在一点点崩溃。

“我……我……”她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我能……行吗?”

“你行。”江澈的回答,斩钉截铁,不带一丝犹豫,“相信我,你比你自己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王翰站在窗边,后背挺得笔直。他感觉自己的血液,都有些沸腾。

这小子……是天生的领导者!

他不仅自己有冲锋陷阵的勇气,更有识人用人、鼓舞士气的本事!三言两语,就把一个最不起眼的、最没斗志的小合同工,说得热泪盈眶,恨不得当场为他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