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瘦身陷阱:健身馆里的“减肥赌局”

初秋的阳光透过健身工作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光斑,跑步机运转的嗡鸣与动感单车的节奏声交织在一起,本该充满活力的空间,却被空气中若有似无的焦虑气息笼罩。墙面上,“三个月瘦20斤,返现150%”的红色标语格外刺眼,下面贴着几张“成功案例”的对比照——左边是臃肿的体态,右边是精瘦的身形,照片边缘还印着“已返现7500元”的金色字样,像一张张诱人的请柬,邀请着人们踏入陷阱。

李阳的系统预警早在三天前就锁定了这里,此刻他的电脑屏幕上,工作室的内部监控画面正无声播放。“老板黄志强,42岁,以前是做传销的,因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被判刑两年,去年刚出来就盘下这工作室,换了个马甲继续骗人。”他指着屏幕里那个穿黑色紧身衣、肌肉线条夸张的男人,“他搞的‘减肥赌局’,本质就是换汤不换药的传销套路——让会员交‘减肥押金’,五千起步,上不封顶,承诺三个月内瘦到目标体重就返押金的150%,没达标押金就归工作室,美其名曰‘激励金’。”

线人老张蹲在对面奶茶店的角落,吸管搅动着杯子里的珍珠,压低声音说:“这姓黄的鬼得很,专挑两类人下手:一类是刚生完孩子的宝妈,想瘦回孕前身材,还盼着返现给孩子买东西;另一类是学生,想靠这个‘赚点零花钱’。我前两天看到个宝妈,抱着孩子来理论,哭着说押金是给孩子凑的奶粉钱,结果黄志强让保安把人架出去了。”

杨震翻着李阳打印出来的会员名单,纸页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和金额看得人心里发沉。“这里有个叫林薇的宝妈,刚生完孩子半年,交了三万押金,说想瘦下来找工作,还盼着返现给孩子买进口奶粉。结果天天只吃水煮菜,一天跑五公里,上个月直接晕倒在跑步机上,送医院查出重度营养不良,孩子都没法母乳喂养了。”他指着另一行记录,“还有个高二学生,偷了家里五万块来押注,三个月只瘦了八斤,没达标不敢回家,在网吧躲了好几天,爸妈快把全城翻遍了。”

郑一民站在工作室门口,假装看玻璃窗上的课程表,目光却扫过里面热火朝天的景象——几个会员正在教练的“指导”下做高强度间歇训练,脸色苍白得像纸,却还咬着牙坚持;黄志强则在一旁举着扩音器喊:“再坚持一下!瘦下来不仅变美,还能赚钱,这钱赚得多踏实!”

“踏实?”郑一民冷笑一声,转身对队员们部署,“这根本就是算准了大多数人坚持不下来,用‘返现’当诱饵骗押金。季洁、韩丽,你们俩扮成想减肥的姐妹,去办会员,套套他的话,把他引诱押注、承诺返现的话录下来;李阳,查他的银行流水和支付宝、微信账单,看看所谓的‘返现’是不是真的,还是只有托儿能拿到;杨震、丁箭,去医院找林薇做笔录,固定她因‘减肥赌局’受伤的证据;周志斌、王勇,在工作室周边蹲守,记录进出的会员,尤其是那些愁眉苦脸、频繁找黄志强理论的,十有八九是没达标想退钱的,找机会跟他们聊聊,收集证言。”

“明白!”

季洁和韩丽穿着运动服走进工作室时,黄志强正唾沫横飞地围着一群新会员“洗脑”。他拍着旁边一个肌肉男的肩膀,声音洪亮得能震碎玻璃:“你们看小张,上个月押了五万,三个月瘦了25斤,我当场返了七万五!人家现在不仅身材练出来了,还净赚两万五,这就是双赢!”

肌肉男配合地举起手臂,展示着肱二头肌,脸上堆着僵硬的笑。季洁注意到,他手腕上的表和黄志强的是同款,明显是托儿。

“两位美女想试试?”黄志强转向季洁和韩丽,眼睛在两人身上打转,“现在活动期间,押一万送私教课十节,押五万送半年卡,瘦下来返现150%,相当于健身不花钱还赚钱,多划算!”

韩丽假装犹豫地摸了摸腰:“我们要是没瘦下来,这钱不就白交了?”

“怎么会白交?”黄志强拍着胸脯,唾沫星子喷了老远,“没达标也能免费再练三个月,还送价值两千的进口蛋白粉,稳赚不赔!”他突然凑近,压低声音,“我跟你们说个秘诀,一般人我不告诉——每天只吃水煮青菜和鸡蛋,加两小时有氧,保准瘦得快!当然,这得你们自己坚持,我可不能逼你们,毕竟减肥是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