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拜师玄玑

“弟子林凡,愿拜入玄玑真人门下,潜心大道。”

青玉石简入手的瞬间,林凡的声音在青云主峰偏殿中响起,不高却异常坚定,如同投入静水的巨石,瞬间打破了殿内的寂静。香雾缭绕的盘龙柱旁,原本垂首肃立的长老们齐齐抬头,目光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惊讶——丹堂韩长老的资源、执法堂严长老的战力,皆是青云宗年轻弟子梦寐以求的机缘,可这个刚引动道基异象的少年,竟偏偏选了那位百年不出世的隐世长老。

“林师兄竟选了玄玑前辈?”偏殿外侍立的核心弟子中,有人忍不住低呼出声,“那位前辈可是连峰主们都难得见一面的,传徒全靠弟子自悟,多少天才都望而却步啊!”

“你懂什么?”旁边一名年长些的弟子立刻反驳,“玄玑前辈当年教出萧千绝前辈,如今萧前辈已是东域元婴大能!林师兄的九转道基本就罕见,寻常传承根本配不上,只有玄玑前辈的上古星道,才有可能让他走得更远!”

议论声中,玄云真人却只是微微颔首,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他指尖轻弹,三枚玉简中另外两枚化作流光,分别飘向殿外的韩长老与严长老,唯有那枚青色玉简稳稳停在林凡掌心,表面的青光愈发柔和。

“既已择师,便是你道途之始。”玄云真人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声音带着宗主的威严,“玄玑师兄虽隐世,却是我青云宗定海神针,林凡入他门下,当以传承大道为己任,不可懈怠。”

“弟子谨记。”林凡躬身应道,掌心的青玉石简突然发烫,一股温和的灵力顺着手臂涌入丹田,与九转道基轻轻共鸣——这是玄玑真人留在玉简中的“认徒印记”,标志着师徒缘分正式缔结。

师徒初谈:隐世之道与本心之择

“随我来。”偏殿外传来玄玑真人的声音,老者依旧身着青色道袍,须发在晨光中泛着柔光,脚步轻缓却带着难以言喻的韵律,每一步落下,都仿佛与天地灵气同频。林凡连忙跟上,穿过主峰的灵竹林,朝着后山星辰崖的方向走去。

灵竹林的晨雾中,玄玑真人突然开口:“你选我,并非只因星道传承吧?”

林凡心中一动,知道瞒不过这位隐世强者,坦然点头:“师尊明鉴。弟子选择师尊,确有三层考量。其一,师尊清静无为,常年隐于后山,弟子身上的一些秘密,不必担心卷入宗门派系纷争;其二,师尊能以隐世之身镇压东域邪修,传承必然蕴含大道至理,远超寻常丹道、杀伐之道;其三,弟子志在剑修斩邪,不愿被丹堂资源束缚,也不愿为执法堂事务分心,师尊的‘传道不传术’,恰好能让弟子自主掌控道途。”

他没有隐瞒玉佩的秘密,却也点到即止——这是对师尊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安全的考量。玄玑真人闻言,脚步微顿,转头看向林凡,眼中星辰般的光芒流转:“你倒坦诚。丹堂与执法堂虽为宗门支柱,却也各有派系,韩师弟护短,严师弟刚直,入他们门下,固然资源丰厚,却也难免被推到风口浪尖。你这九转道基,最忌心浮气躁,隐世修炼,确实是现阶段最佳选择。”

老者的话戳中了林凡的心思。他清楚,李家族虽蛰伏,却从未放弃报复,若他入了韩长老或严长老门下,必然会被李洪长老视为“某一派系的爪牙”,日后的明枪暗箭只会更多。而玄玑真人常年不问世事,如同超脱于宗门派系之外的存在,拜入他门下,反而能避开这些纷争,安心钻研自身秘密与修炼之道。

“至于你说的‘秘密’。”玄玑真人的目光落在林凡胸口,那里正是玉佩所在之处,“你怀中的护道符玉,与我的星道传承同源,这便是你我之间的道缘。待你修为稳固,时机成熟,自可向我坦陈一切,在此之前,我不会追问。”

这番话让林凡彻底放下心来,他躬身行礼:“多谢师尊体谅。”

两人穿过灵竹林,前方出现一座陡峭的山崖,崖壁上刻满了古老的星纹,正是星辰崖。玄玑真人抬手一挥,崖壁上的星纹亮起,一道石门缓缓打开,门后是幽深的洞穴,洞内传来浩瀚的星道气息,比之前在偏殿感受到的更加精纯。

“这里便是星衍洞,我的修炼之地,也是你未来领悟星道传承的地方。”玄玑真人率先走入,“进来吧,今日便传你星道入门之法。”

星衍洞初悟:星道根基与玉佩共鸣

踏入星衍洞的瞬间,林凡仿佛置身于璀璨星空。洞穴顶部并非岩石,而是一片流动的“星幕”,无数星辰如同真实存在般闪烁,与夜空中的星辰遥相呼应;洞壁上刻满了上古星图,从北斗七星到紫微垣,每一幅星图都标注着复杂的篆文,正是星道传承的核心典籍。

“星道传承,以‘观星’为基,以‘合星’为进,以‘御星’为巅峰。”玄玑真人指着星幕中最亮的一颗星辰,“那是天枢星,北斗七星之首,代表‘道基稳固’。你的九转道基与天枢星同源,每日子时观星一个时辰,能引天枢星力温养道基,弥补你筑基时煞气反噬留下的细微隐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凡按照玄玑真人的指引,盘膝坐在洞中央的星纹石台上,目光注视着星幕中的天枢星。起初,他只觉得星光柔和,并无特别之处,可随着玄玑真人传授的“观星诀”在识海流转,他的神识渐渐与星光相连——一股纯净而浩瀚的星力从天而降,顺着头顶百会穴涌入体内,如同温水浇铸丹核,原本运转时略显滞涩的九转真元,瞬间变得流畅起来。

更让他惊喜的是,胸口的玉佩突然发烫,表面的护道灵纹再次显现,与星幕中的天枢星相互呼应,形成一道无形的灵力通道。星力通过玉佩的过滤,变得更加契合他的道基,丹田内的丹核竟开始按照星道轨迹缓缓旋转,丹核表面浮现出细微的星纹,如同披上了一层星辉战甲。

“这便是道缘。”玄玑真人站在一旁,眼中满是赞许,“寻常修士观星,需三年五载才能引动星力入体,你初次观星便能与天枢星共鸣,还能借助护道符玉提纯星力,这份天赋,比当年的萧千绝还要出众。”

林凡沉浸在星力滋养的舒适感中,识海深处的《九转玄元经》残卷再次浮现,残卷上原本模糊的篆文,在星力的照耀下变得清晰——“九转道基,承天接地,引星为媒,方入金丹”,这十六个字如同惊雷,让他瞬间明白了冲击金丹的关键:必须以星道之力为桥梁,才能让九转道基与天地规则契合,从而凝聚金丹。

不知过了多久,星幕中的天枢星渐渐西斜,林凡缓缓收功,吐出一口浊气,浊气中竟带着淡淡的星辉。他能清晰感受到,丹田内的丹核比之前凝实了不少,神识范围也从六里半扩张到了七里,灵力的精纯度更是提升了一成有余。

“观星不可贪多,初修者每日一个时辰足矣,过度吸收星力,反而会导致道基虚浮。”玄玑真人递给他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是《星道初解》,记载着观星、合星的基础法门,你回去后仔细研读。三日后,宗门将为你举行拜师大典,届时你需正式拜师,接受宗门上下的见证。”

林凡接过《星道初解》,躬身行礼:“弟子遵命。只是拜师大典过于张扬,会不会引起李家族的忌惮,给宗门带来麻烦?”

玄玑真人淡淡一笑:“忌惮本就存在,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坦然示强。你是青云宗百年难遇的天才,举行拜师大典,既是向宗门上下宣告你的地位,也是向那些心怀不轨者示威——有我护着你,李家族再敢动歪心思,便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老者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林凡心中的顾虑彻底消散。他知道,从拜师大典开始,他将不再是那个需要谨小慎微的少年,而是有隐世强者撑腰的真传弟子,有足够的底气面对李家族的明枪暗箭。

拜师大典:宗门见证与各方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