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件事,当今元贞皇帝知道的最清楚不过。
因为当初帝崩,诸皇子夺位,开国公、宰执尹伊押的是大皇子,而尘清眠在东都九卿议会上投的是当今元贞皇帝的票。
这在当时传出后,开国公尹伊都成为西都笑谈。
可翁婿关系是铁打的关系,尘清眠造反,你做岳父的就跑不掉。
诸位大臣也就知道,开国公、宰执尹伊为啥不自辩了。
因为辩了没用。
尹伊太知道皇帝秉性了,任何人坐到那个位置上,遇事都会多疑。他不辩还好,若真开口,便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人头估计已经落地。
这时候朝局紧张,元贞皇帝不过是寻找个替罪羊发泄内心的紧张和惶恐,元贞皇帝稍用脑子想一下就能知道,假若他们翁婿联手造反,他还能待在西都吗?
早跑了。
“诸位爱卿说说,该怎么对付这个逆贼?十八弟,你先来。”
说起元贞皇帝的这位十八弟,可真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前次元贞皇帝问他清剿叛贼需要多少人马,他回答说“秋风扫落叶,必倍之”。
显然是推脱之词,就是不想领兵出战。
元贞皇帝当时气笑了,却并没对他这位十八弟大加呵斥。
现在看来,这位掌管兵部的十八王爷秦世豪,完全不是推脱,反而是实事求是,他的要求虽然夸张了点,却是免于大隋四十万戍边镇军覆灭的做法。
结果不言而喻,三位皇族亲王与大隋四十万大军,一起葬送掉了。
“皇上,臣弟无话可说。”
“朕要是让你领军平叛呢?”
“臣弟领命。”
十八王爷秦世豪很直很轴,不结党不结交外臣,却能文能武,是元贞皇帝最放心的人,比夜王还要让他放心。
就像此时。
他明明不看好带兵出战,元贞皇帝让他出征,他也毫无怨言。
“哼,算了,西都还离不开你。你们呢?”
骗鬼呢,不是西都离不开禹王、兵部尚书秦世豪,而是当今元贞皇帝离不开他。
可以说,除了水师,当今大隋最精锐的部队就剩下西都皇家十万禁军了,其中有八万禁军在禹王秦世豪手里,元贞皇帝能直接指挥的只有不到两万。
大臣们心中明白,都知道事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