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范文程

范文程的建议,对满清夺取中原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制定,对促使清军出发,起了巨大的作用。

四月十四日,清军抵达不久后,

大明平西伯吴三桂自山海关遣使前来求兵,说李自成已攻破北京,正率领二十万大军朝山海关杀来,

愿意投降清军,以获得清军的帮助,抵抗李自成的二十万大军。

多尔衮收到吴三桂的乞兵书,本来相当犹豫是进是止。

毕竟清军此行,是为了夺北京取中原,

如今既然李自成的农民军,已先据北京,清军还有无必要继续前进。

而且过去清兵三逼明都,皆未能得手,现农民军能袭破其城,其军战斗力谅必很强,

如与之交战,胜负实难卜。

正是在这犹豫不决的紧急关头,又是范文程,

讲明了清军必能打败李自成农民军,获取大胜的原因,

其一、大顺农民军在北京的“助饷追赃”行为,彻底得罪了北京之地的士绅阶层,不得其心!

其二、大顺农民军多次败于洪承畴之手,而洪承畴败于我大清之手,且今还投降我大清,

我大清军力强于大顺农民军!

其三、还有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之助,

有此三点,大清必能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

并再次强调禁杀掠、收人心,

从而坚定了多尔衮进军的信心和决心,

于是,当即决定正式收降吴三桂,迎战李自成的二十万大顺农民军。

四月二十二日,两军大战于山海关,李自成败走,清兵入关,并乘势追击。

此时,沿途官民畏惧杀掠,大多都逃走了。

又是范文程出马,草檄宣谕:

“今义兵前来,为尔等复君父仇,非杀百姓也,

今所诛者,惟闯贼一人也。

官来归者,复其官,

民来归者,复其业。

师律素严,必不汝害。”

老范这一手宣谕,那是效果出奇的好!!

北方之地的民心,迅速安定了下来。

五月初二,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入居北京紫禁城内的武英殿,

至此,大清多年入主中原之宏伟构想,在老范团队的全力帮助下,终于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手中实现!!!

清军刚进据北京时,百务废弛,社会混乱,人心波动。

又是老范出马,

佐理国政、发布文告,发给军需,革除弊政,与民谋利,争取人心,稳定局势!

后又为大明崇祯帝发丧,把其葬入昌平。

并下谕称:

“李自成原本是故明的百姓,竟然敢弑君并暴尸,实在是天人共愤,法不容诛,

今,令天下官民为崇祯帝服丧三日。

着礼部、太常寺以帝王的规格厚葬崇祯帝。“

此事,做的是相当漂亮,

既赢得了大明北方官绅士子之心,又为大清争取到了天下大义,还进一步稳定了大清新占领的北方之地!

正因范文程的存在,大清才能到如今拥有半个天下之局面,其功劳之大,尤在洪承畴之上,

此刻,听到对面传来范文程的声音,

即使功大如洪承畴,也不得不起身拱身行礼道,

“下臣,不知上官驾到,多有失礼之处,还望范大人多多赎罪!

下官这就把信件,送到范大人身边!”

说完,比范文程大了近五岁的洪承畴,

站起身,拿着手中的信件,快步前行几步,走到范文程的面前,躬身再次行礼后,将手中的书信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