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八,上午,
淮南,盐城,仪征港,
这里已经被隆武帝朱慈璧麾下的四万大军所控制,包括盐城在内,
只不过为了方便起航,隆武帝并没有下船,而是在船上办公,
毕竟如今之南明,他隆武帝朱慈璧一人就是南明,
一旦他再被俘,他现在可还没有儿子,那南明正统就彻底断了,
如今好不容易维持下的局面,将立刻崩盘,
南明历史,将回归原来的南明史,各地藩王图谋大位,力量分散,且互相内斗,最后被南下的满清大军各个击败,最终灭亡!
正是基于如此考量,他隆武帝朱慈璧,自杭州出海后,就一直待在船上办公,
以便有任何不可抵抗之情况发生时,能快速出海,躲避清军的追击,
保护好了自己,就是保护好了南明!
毕竟穿越者也是人,不是神,不是万能的,
不然那疑似穿越者的王莽,有天机在手,早早就安排人将天下所有叫刘秀的,都杀了个遍,
但最终还是被位面之子—刘秀发兵捕不道,攻灭了新莽政权,身死人灭!
既然之前的穿越者—新朝皇帝王莽,都能被杀,
自己这个穿越者南明隆武帝朱慈璧,更得小心谨慎,以备不测,也好随时跑路!
正因如此,隆武帝朱慈璧,自上船后,就没有下过船,
皇帝都不下船,负责保护隆武帝的定海水师总兵王之仁所部2万水师,自然也不敢轻易下船,
只能由勇卫营统领沛国公朱大典,统领其麾下精锐的2万大军,下船,占领淮南盐城之地,补充给养!
隆武帝不下船的第二个原因,则是为了能快速有效的指挥王之仁所部水师,帮助迁移淮南之地的南明百姓到杭州湾一带,之后南下两广!
还能将淮安之地的淮盐,通过仪征港口,全部运往广州,
淮南仪征港,可真是个好地方,
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江、淮、运、海的交汇点,既是漕粮和淮盐运输京杭大运河的中转站?,也是南北海运的中转站!
自大隋炀帝,拓宽展直邗沟,使京杭大运河成为联系南北的大动脉后,仪征港就因其地理位置优势,逐渐成为漕运的中转港口。
在唐代,仪征港还设立了东南第一大粮仓,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漕运中的重要地位。
宋代,仪征港作为转运港口,漕运量达到极盛,每年转运粮食多达700万—800万石,占全国漕运量的四分之三?。
大元之时,因首都定都北京,对京杭大运河的倚重,不减反增,仪征港作为转运港的地位再次被加强!
大明承袭大元开国后,特别是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京杭大运河的作用再次被加强,
相应的作为中转站,仪征港再次得到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