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准塔

六月初九,早上,

淮安、徐州,清军东路军统帅准塔所在的中军营帐,

“大清摄政王军令,

令徐州准塔所部,快速南下,

10天之内,六月二十之前,必须拿下淮安重镇——清河,

六月底,必须拿下整个淮安府之地,

否则,提头来见!”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的传令兵,高声对营帐之中跪着的清军东路军统帅准塔,宣读着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的最新军令,

“奴才正白旗,佟佳.准塔接令!”

佟佳.准塔,后金开国五大臣佟佳.扈尔汉之第四子,多尔衮麾下正白旗出生,

正白旗,又称“整白旗”,大清八旗之一,以旗色纯白而得名,

正白旗建于大明万历二十九年,

又可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

由大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亲自担任旗主,

故,又与大清顺治帝直接统帅的镶黄旗、正黄旗并称为“上三旗”。

努尔哈赤后金开国时,为了便于管理,后金实行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既是一种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又是一种军事制度。

即,每三百人编为一个牛录,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

固山即为旗,一旗有战兵7500人,

开始之时,后金只有四旗,

分别为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

后又增设了四种镶边旗,

分别为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

如此,共为八旗,共有战兵6万,

之后,又增设了满八旗,汉八旗,

一旗,兵力扩充到两万两千五百人,

八旗 ,总兵力18万人,为清军入主中原时的嫡系主力大军。

此刻的八旗,各旗旗主分别为,

正黄旗、镶黄旗?,

两黄旗主,由大清皇帝顺治帝福临亲自担任,由皇太极亲信大将巴图鲁鳌拜等人辅佐。

因其年少,暂由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兼领。

正白旗,旗主正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

以上三旗,被称为上三旗。

余下五旗,皆为下五旗,

以示上下有别,便于管理!

下五旗之中,

正红旗,旗主为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

镶红旗,旗主为可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

两红旗为代善一脉所控制。

正蓝旗,旗主为肃亲王豪格(皇太极之长子、顺治帝之长兄),

镶白旗,旗主为豫亲王多铎(多尼之父,多尔衮之弟)

镶蓝旗,旗主为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度之父,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之子)

至于原镶白旗旗主英亲王阿济格,则负责统帅,投降清军的吴三桂、尚可喜等蒙、汉,3万余大军。

如此,达成一种微妙的军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