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方各自在行动

但张献忠的妻子和宰相王兆龄,地位高于诸将,依旧主张按旧例行事,继续推行张献忠在世时的过激政策,与四大义子矛盾重重。

张可望等人意识到改革已势在必行,

于是,在公元1647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

张可望、张定国、张文秀、张能奇,四人商议后一致决定处死张献忠的皇后和丞相王兆龄,两人,

不费吹灰之力,将张献忠的皇后和丞相王兆龄,两人处死后,

四人恢复各自原姓,

张可望变为孙可望,张定国变为李定国,

张文秀变为刘文秀,张能奇变为艾能奇!

大西军残部,形成了四将军领导的体制。

在四将军中,孙可望的地位和威望最高,自然而然成为了十万大西军的第一领导人!

余下的六部尚书文臣有,

吏部尚书胡默,户部尚书王国麟,兵部尚书周文江,刑部尚书李时英,工部尚书王应龙,五人,

五人之中,刑部尚书李时英,道士出身,

工部尚书王应龙,箭户出身,

吏部尚书胡默,秀才出身,

户部尚书王国麟,进士出身,还曾任彭县知县!

兵部尚书周文江,进士出身,还曾任大明兵部给事中,以知兵着称!

而此刻,公元1647年,南明隆武二年,十月,

全国局势和历史上的南明历史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巨变!

此刻,满清占领控制着整个长江以北之地,和刚刚攻下的四川西部成都平原之地!

而南明则控制着四川西边嘉定州至东边重庆府一线以南之地和整个长江以南之地!

并派大军控制住了夔州山区东部的战略要地奉节。

此刻,大西残军所在的夔州西部山区,

东面是南明十五万忠贞营大军驻守的南明新都江陵城所在的江汉平原,

北面是满清大军守住的汉中、襄阳之地!

西部则是,被大西军屠杀的鸟不拉屎的,现在被清军豪格所部大军占领,但却陷入缺粮危机的成都平原之地,

南部则为南明大军控制下的泸州、重庆、云南之地!

东、南两面是南明大军驻守之地,

西、北两面,同时是满清大军驻守之地,

天下之大,一时之间,

竟然没有了大西十万残军之生存发展之地,

十万大西残军,陷入到了四面合围的绝境之中,

此刻,大西军十万残军,当务之急是,急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合适发展的落脚之地,

毕竟,如今临时占领的四战之地的夔州,

只能临时落脚,而不能长远发展,

若不想被消灭,或者投降南明、满清,

只能重新寻找一块新的有发展空间的落脚之地,

在这样的氛围下,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7年,十一月十一,

大西十万残部主事的四大将军,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

四人,于夔州西部的达州县衙召开了达州会议,

以决定大西军未来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