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北疆战报传京华,朝堂议赏起纷争

殿内争论瞬间聚焦 “封公还是封侯”:陈大人、赵文渊为首的 “重赏派”,坚持 “镇国公 + 车骑大将军”,认为唯有此等封赏能匹配战功、稳住北疆;王大人、刘大人为首的 “制衡派”,死死咬住 “公爵太高、兵权难控”,坚决反对封公,只愿给中等爵位。双方各执一词,甚至隐隐有争执之意,珠帘后的长公主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长公主重重敲了敲案几,殿内瞬间安静。她沉默良久,缓缓开口,先定死底线:“方才有人提及‘封王’,本宫今日明确表态 —— 封王之事,绝不可提!祖制在前,外姓将领纵有天大功劳,也不能破此规矩,日后谁再敢妄议,以‘谋逆’论罪!”

这话掷地有声,殿内官员皆躬身应 “是”,再无人敢提 “封王” 二字。长公主继续说道:“封王既绝,‘侯’爵也确实配不上叶青的战功 —— 北疆若失,京城危在旦夕,他以一己之力扛住三方压力,这份功绩,当得起‘公’爵。”

她目光扫过殿下文武,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本宫定议:晋叶青为‘车骑大将军’,正一品武官,总领北疆军务;封‘镇国公’,食邑万户,赐丹书铁券,许其子孙降等世袭爵位;另赐‘尚方宝剑’一柄,许他在北疆便宜处置军务、任免副将以下官员,粮草军械由户部优先供应。”

小主,

说到这里,她特意补充制衡之策,安抚 “制衡派”:“使者前往云平城时,需明确告知叶青:待他平定北疆、擒获凉王与燕王,朝廷再为他加官进爵,届时可召他回京任职;同时令北疆总督与巡抚密切关注其动向,每旬递一次密报,确保北疆局势可控。”

这番话既满足 “重赏派” 诉求,又给 “制衡派” 吃了定心丸。太尉张大人率先躬身附和:“长公主英明!‘车骑大将军’与‘镇国公’匹配战功,又未破祖制;丹书铁券显恩宠,世袭降等显规制;再加密报监督,恩威并施,实为万全之策!”

陈大人与赵文渊松了口气,连忙躬身称是;王大人与刘大人虽仍有顾虑,但见长公主已严令 “封王绝不可提”、且考虑到制衡之法,封公之事又有理有据,也不再反驳,跟着躬身应和。

“既然诸位无异议,便按此执行。” 长公主语气坚定,“礼部今日拟好旨意与丹书铁券,户部赵大人备好赏赐(黄金千两、绸缎千匹、玉带一条),兵部选派三品以上官员为使者,三日内启程前往北疆;传旨北疆各府,凡叶青所需,一概优先供应,不得延误!”

“臣等遵旨!” 百官齐声应和,躬身退下,太和殿内的争论终于平息,晨雾散去,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上文书,“镇国公”“车骑大将军” 的字样在光线下格外醒目。

巳时,长公主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