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加诺夫在办公室里看着这段影像,轻轻放下茶杯。他知道,自己点燃的火未必能被控制,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重新开始相信——国家属于他们。
夜色降临,红场的灯光一点点亮起,这里的积雪被重新清扫干净。
旗帜依然在风中飘动,歌声没有停下。这个城市,沉默了太久,如今终于重新发出了声音。
————————————
夜风从红场的尽头吹来,掠过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那排沉默的红墙。旗帜在风中微微摆动,发出轻微的布料摩擦声。
尼古拉站在广场中央,脚下的花岗岩地面反着光,像一层冰。他抬头望着那面墙,目光平静,却显得有些空洞。
自从被推举为临时大统领以来,他几乎没有睡过整夜。
莫斯科的街头还在恢复秩序,军方和内务部的报告每天堆满案头,而他最清楚,这份稳定只是表面的。
他出身于克格勃系统,那段经历塑造了他,也束缚了他。
年轻时,他相信国家机器是无懈可击的,相信纪律、命令和忠诚可以让一个庞大的帝国永远屹立。可后来他看见了太多东西——特权阶层的贪婪,官僚体系的腐朽,普通人为了生计而沉默。
后来,一切崩塌得太快。
国旗换了,誓词变了,街头的雕像被推倒。他被调到安全部门的档案组,整天整理那些已经失效的保密文件。每一次翻阅,都像在触摸一具尸体。他看着那些名字被划掉,看着熟悉的制度一点点被拆散。
他感到自己在为一场无人承认的葬礼收尾。
街头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卢布像废纸一样贬值。
尼古拉记得那一年,他在莫斯科的冬天看见一个老太太抱着褪色的红旗在雪地里哭泣。
他没有上前,只是远远地站着。
那时,他以为这是新生。
现在,人们在街上重新举起红旗,唱起老歌,怀念那个时代。
他理解他们的心情,也明白那怀念中有多少是出于失望。
他知道那个红色的巨人并不完美,它犯下过无数的错误。
它贪婪,它懦弱,它短视,它傲慢。
它曾背叛约定,它曾出卖盟友,它曾与敌人妥协,它曾谎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