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追查“白狐”的真实身份,锁定目标!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脱下那身沾满灰尘的“伪装”后,苏晨便化身为另一个身份——一个沉默的追猎者。

他没有去网吧,也没有用自己的手机。他选择了一个最古老,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市图书馆的旧报刊阅览室。

这里存放着自建市以来几十年的所有报纸合订本,厚重、泛黄,散发着油墨和时间混合的气味。在这里,不会留下任何电子痕迹。

他要找的,是那个幽灵的真名。

他以父亲苏国义的任职时间为坐标,一页一页地翻阅着那些陈年的《江州日报》。手指拂过那些已经变得脆弱的纸张,报纸上的黑白照片里,一个又一个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从他眼前滑过。

终于,在一篇关于“全市青年干部座谈会”的报道中,他再次看到了那张模糊的合影。父亲站在后排,眼神明亮。前排中央,那个笑容和煦的老人,报道下方的图注清清楚楚地写着他的名字和职务:

市委副书记,陈敬云。

陈敬云。

苏晨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就是他。那个在他记忆中只留下一个模糊轮廓的“陈伯伯”,那个父亲仕途上最重要的引路人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继续往下查。很快,陈敬云的履历被他一点点地拼凑完整。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坐上市委副书记的高位,主管政法、纪检工作长达十年之久。这是一个权力履历完美无瑕,且在民间和官场都声望极高的人物。

主管政法……

苏晨的呼吸停滞了一瞬。父亲的案子,正是由市检察院提起公诉,市法院最终定罪。而这两个机构,当年都在陈敬云的管辖范围之内。

一个可怕的逻辑链条,开始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就在这时,一段被尘封的童年记忆,毫无征兆地从脑海深处浮现出来。

那大概是他七八岁的时候,一个夏天的傍晚。父亲很晚才回家,脸色是前所未有的难看。母亲给他倒了杯水,担忧地问他怎么了。

他记得父亲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坐在沙发上,一口气喝完了整杯水,然后疲惫地靠在沙发背上,看着天花板,喃喃自语:

“敬云同志,这是要干什么……雪地太大,这脚印,踩不住啊……”

当时的苏晨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只觉得父亲那天特别累。可现在,当“敬云同志”和“雪地”这两个词,跨越了十几年的光阴,与陈老口中的“白狐狸”和“雪坑”重叠在一起时,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所有的迷雾。

原来如此。

原来,父亲早就察觉到了危险。

那句“雪地太大,脚印踩不住”,分明是在说陈敬云的布局太过庞大和精妙,他苏国义即便发现了端倪,也无法抓住实质性的证据。

而陈敬云,那个在自己面前和蔼地讲述着“雪地白狐狸”故事的老人,他根本不是在讲一个别人的故事,他说的,就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