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1)

朱厚熜:“那是自然,我爸教我的都是实打实的本事。哪像某些人,12岁还在琢磨怎么骗太监的点心。”

海瑞:“年少聪慧是好事,但治国更需持之以恒。皇上前期虽有作为,后期……额,算了不说了。”

杨廷和:“1521年,正德十六年4月20日,正德皇上驾崩。因为正德皇上没有子嗣,在他快不行的时候,我作为首辅,预料到继承人的问题,就援引《皇明祖训》里‘兄终弟及’的原则,在正德皇上逝世前五天以皇帝的名义下了敕令,让兴王缩短为他爸服丧的时间,承袭兴王爵位。

正德皇上驾崩当天,我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兴王朱厚熜为皇帝继承人。”

朱祁钰:“你看,又是一个藩王当皇帝,我们王爷当得好好的,结果被拉上皇位,不过,嘉靖比我好得多[叹气表情包]”

朱厚熜:“可不是嘛,我当时还在给我爸服丧呢,好家伙,一道圣旨直接把我从安陆拽到北京,这皇位跟天上掉馅饼似的[惊讶表情包]”

朱厚照:“天上掉馅饼也得接住!想当年我爸直接传位给我,都没这么多弯弯绕。堂弟,刚接到圣旨时是不是懵圈了?”

朱元璋:“懵圈也得挺着!朱家的种就得有这担当。不过杨廷和你这操作够快的,没出乱子,算你大功一件。”

朱棣:“藩王进京当皇帝,规矩得懂!你这‘兄终弟及’虽合祖训,但刚进京时怕是不少人给你使绊子吧?”

朱高煦:“嘿,又是藩王继位!我当年咋就没这好运?不过嘉靖你可得记住,进京第一件事就得把兵权攥手里,不然容易被文官拿捏。”

朱雄英:“从兴王到皇帝,这跨度比坐火箭还快!嘉靖当时才多大?14岁?带着王府那套礼仪去紫禁城,会不会水土不服?”

秦良玉:“14岁就要面对朝堂波诡云谲,不容易。还好有杨首辅主持大局,不然新君初立,真怕出乱子。”

杨廷和:“说起来都是泪,当时朝堂上下盯着,一步错满盘皆输。我特意让人拟定了登基礼仪,就怕出岔子——结果这位新皇上一到北京,就跟我们杠上了[捂脸表情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雄英:“哦,展开说说[吃瓜表情包]”

朱厚熜:“1521年,正德十六年4月22日,一个由司礼监、皇室和朝廷代表组成的使团来到安陆,我以兴王的身份接见了使团,接受了太后的诏书,在王府接受了诸臣的行礼,然后就跟使团去北京。

我和使团到北京城外的良乡时,双方就干起来了。按杨廷和的安排,礼部要用太子的礼仪迎接我,就是从东华门进,住在文华殿。

我一听就不乐意了,对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是让我继承皇帝位,可不是让我当皇太子。”

朱厚熜:“双方谁也不让谁,最后太后让群臣上笺劝进,我在郊外接受了笺,从大明门进,接着在奉天殿即位。”

朱厚照:“哟,刚进京就跟文官硬刚?可以啊堂弟!换我直接掀桌子,不过从大明门进确实排场,比东华门那太子道气派多了。”

朱元璋:“就该这样!当皇帝就得有这股子硬气!太子礼仪?那是给储君的,你是来继位的,凭啥委屈自己?杨廷和就是想给你个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