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科技研发如火如荼之际,赵子龙也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另一个重要人才引进计划。

主公为何对这个卢象升如此关注?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孙传庭不解地问道。

赵子龙解释道:我观卢象升此人,清廉刚正,并且能力出众,民政和军事皆有建树,正是我们现在最急需的人才。但以他的性格,绝不会轻易背叛朝廷。所以,我们要用些特殊手段。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大家都知道《水浒传》中有个水泊梁山智取杨志的计策吧,我的计划就设计让卢象升在官场中受到排挤打压,待他心灰意冷之时,我们再伸出援手,如此……

《水浒传》在明朝中后期逐渐普及,到了明末的时候,已经成为民间文学的经典读物,同时也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重要精神养分。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农民阶层,对书中宣扬的“官逼民反”主题有天然认同感,未将其列为禁书,却没想到竟有如此大的负面作用。

在座的,不管是读过书的还是没读过书的,对书里面的内容都是非常了解的,毕竟这个时代说书的什么的也很多,因此对赵子龙的意思一下子就领悟到了。

柳如烟立即答谢:主公的意思是,我们要暗中推动朝廷、官场对卢象升进行打压,然后收取渔翁之利?

正是。

赵子龙赞许地点点头,但是要做得不着痕迹。可以挑拨他与上司、同仁之间的关系,让他受到排挤…..

苏芹芹补充道:还可以散播谣言,说卢象升与东林党过从甚密,引起阉党的猜忌…..

众人集思广益,顿时很多毒计都给卢象升安排上了,肯定够他喝一壶的了。

计划确定后,各方立即行动起来。

卢象升目前是河北大名府知府,柳如烟趁机将情报网络拓展到当地,并在京城以及当地的官场和民间,散播关于卢象升的种种谣言。

苏芹芹则利用贸易往来,贿赂、要挟一些官员上书弹劾。

就在针对卢象升的计划稳步推进之时,基地迎来了崇祯三年也就是1630年的春耕时节。

进入四月份,北国大地回春,土地也开始解冻,春耕开始。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大泽山下的田野间已经到处是人声鼎沸。

石老汉带着垦殖大队的2000多名成员,赶着新配发的耕牛,在平整好的田地里开始忙碌着。

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和建设,基地的开垦面积已经扩大了数十倍不止。

主公请看,

石老汉指着整齐的田垄,脸上洋溢着庄稼人的自豪:今年咱们已经平整了5000亩水田、亩旱田,全都用上了新式曲辕犁,耕作效率比正常水平能提高三成。

赵子龙满意地点头:肥料准备得如何了?

杨玉蝶接话道:按照主公的吩咐,我们建立了堆肥场,人畜粪便都收集起来发酵。另外还从海边运来了大量海藻,混合制成肥料。

这时,林婉儿带着技工学堂的数百名学员来到田间支援。

这些少年人手持新式的播种工具,正在试验更有效率的播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