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可知道袁崇焕,袁督师?
赵子龙话题一转,开门见山地问道。
孙传庭立即回答:袁督师镇守辽东,曾取得宁远大捷,可是当世难得的帅才。
众人纷纷附和,袁崇焕在这个时代还是个名人。
确实人才难得,只是可惜啊,
赵子龙叹息道:我得到消息,袁督师当下的处境可不太妙。
“崇祯皇帝性格刚愎多疑,而且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听信了被俘太监带回的“情报”,对袁崇焕“通敌叛国”一事可是深信不疑,”
“在己巳之变围城期间,袁崇焕部队的驻扎和行动被误解,京城百姓普遍认为是他引来了敌人。当他下狱时,“京城上下,无不为袁崇焕有可杀之罪,无不颂皇上神圣之明”。在这种群情激愤的舆论环境下,任何营救行动都会被视为“同党”,都会被视为敌人。”
“而且,袁崇焕此前擅杀毛文龙时,已经得罪了阉党残余势力以及毛文龙的旧部。再加上他性格刚直,在朝中树敌不少。因此当他落难时,除了少数官员为他求情外,大部分官员要么落井下石,要么明哲保身。导致他在政治上非常孤立。”
“这一切的一切,都导致要想通过朝堂来营救他,基本没有可能,”
“至于在京城中,到由锦衣卫看守的诏狱中劫狱,那难度更是极高,无异于攻打皇宫。”
赵子龙从各方面分析了营救袁崇焕的难度和可行性,几乎没有可能。
众人也不由面色阴沉,情绪低落。
曹变蛟急问:主公,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众人不语,觉得赵子龙说的很对,只是心理上无法接受而已。
赵子龙点点头:袁崇焕确实是难得的将才,若能救下,对我们肯定大有裨益。而且......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如果能救下袁崇焕,也是向天下人表明我们重视人才的态度。
柳如烟提出疑虑:可是主公,袁崇焕对朝廷忠心耿耿,就算我们救了他,他也未必愿意归顺。
这我明白。
赵子龙不以为意:救他,也未必就非得让他归顺,结个善缘也不错。况且,让他活着,也是对朝廷的一个警示!
“但是现在,我们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事也只能以后再说了,”
议事厅内的气氛一时间寂静而沉重。
赵子龙环视众人,话锋一转:既然营救袁督师暂时力有未逮,我们不妨先做好自己的事,发展才是硬道理。沈部长,海军最近的训练情况如何?
沈廷扬立即起身禀报:回主公,海军已按计划完成第一阶段训练。三十一艘战船均可投入实战,其中十艘配备了新式火炮,射程和精度都远超以往至少二成。另外,按照主公的要求,我们还特别训练了登陆作战,以及夜间行动。
很好。
赵子龙走到巨大的海图前,手指点在朝鲜半岛的位置上:既然陆上暂时难有作为,我们就向海上发展。朝鲜现在内忧外患,这可是个软柿子,正是我们出手的好时机。
孙传庭若有所思:主公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