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庞大的军队和船队安全返回莱州基地。
当赵子龙看到堆积如山的物资和那长长的、眼神中带着忐忑与希望的工匠名单,尤其是看到被“请”来的孙元化时,他忍不住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孙传庭等人的肩膀,称赞道:“干得漂亮!比我预想的还要好!这下,咱们的科技部和军工坊,想不腾飞都难了!”
尤其是还将孙元化搞了来,这可是号称现在大明炮神的技术大拿。
他走到神情落寞的孙元化面前,郑重地行了一礼:“孙先生,受惊了。登州之事,非战之罪,乃朝廷积弊所致。先生大才,精通西学火器,何必为那腐朽朝廷殉葬?不如留在我这兴国军,一展所长,为这天下苍生,再造利器,如何?”
孙元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朝气蓬勃、与他所见过的所有官员、军阀都截然不同的年轻人,又想起登州城破时的惨状和这支军队展现出的高效与纪律,心中那死志,不知不觉间,竟松动了几分……
孔有德的叛乱,给登莱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却意外地成了兴国军实力又一次飞跃的契机。
不枉赵子龙提前布局数年,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人财两得。
乱世之中,机遇与风险并存,而赵子龙,无疑是那个最善于在风险中捕捉机遇的猎手。
登州之行的丰厚收获,让整个兴国军高层都沉浸在一种振奋的情绪中,真是在所有的发财致富手段当中,打劫才是最快的。
堆积如山的物资被迅速分类入库,而那数百名惊魂未定的工匠,则在总政务部人事司和后勤司的妥善安排下,得到了临时的安置和热食,他们眼中对未来的恐惧,也渐渐放松了下来。
然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位被“特别邀请”来的前登莱巡抚——孙元化身上。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相当于知府的四品官员。
孙元化被单独安置在一处清净的小院,和一家人住在一起。
环境优雅,待遇优渥,但行动仍然受限。
他整日枯坐,时而长吁短叹,时而提笔欲写请罪奏折,却又颓然掷笔。
登州失陷,对他这等以气节自诩的文人而言,是难以洗刷的耻辱,纵然被救,也自觉无颜立于天地之间。
赵子龙并未急于求成,他给了孙元化几天时间平复心绪。
期间,他让宋应星带着孙元化参观了基地的工坊区,尤其是正在试制新式燧发枪和火炮的军工坊。
当孙元化看到那标准化生产出来的枪管、那利用水力驱动的锻锤、那比明朝工部更加精良的加工器械,尤其是看到公沙·的西劳等葡萄牙铸炮师已然安心在此工作,并兴奋地向他展示来自赵子龙空间的新合金,炮管枪管融入后性能大幅提升,他内心的震撼更是无以复加。
“此等工艺……竟远超朝廷工部军器局!”
孙元化抚摸着光滑坚韧的炮管内壁,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