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廷扬和李海站在他身后,详细汇报着海战的经过。
主公,此战我军严格按照您的指令,未打任何旗号,行动迅速,撤离干净。后金和明军那边,短时间内绝对查不到我们头上。
沈廷扬自信地说道。
李海补充道:俘虏正在按计划进行甄别和安置,工匠们已经被单独列出,由孙元化副部长亲自去安抚和甄别他们的技能了。有几位老师傅看到我们基地的工坊和设备,眼睛都直了!
做得很好!
赵子龙赞许地点点头:告诉孙副部长,对这些工匠一定要优待,让他们安心留下来工作,他们的技术和经验,对我们至关重要。至于那些俘虏的士兵,按老规矩办,当官的或是罪大恶极的,直接消灭掉。其他人员经过审查后发配到矿上或从事工程建设,做的好的,若干年后可以恢复自由身。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不过,这次我们闹出的动静不小。皇太极和崇祯都不是傻子,他们一定会全力调查。通知柳如烟的情报司,启动所有暗线,密切关注明清双方对此事的反应和调查动向。基地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外松内紧,没有我的命令,近期所有舰船不得轻易出动,尤其是不能以兴国军的身份活动。
沈廷扬和李海肃然领命。
正如赵子龙所预料的那样,无论是盛京的雷霆震怒,还是北京朝堂的猜疑争论,最终都因为缺乏确凿证据和指向性线索,而渐渐变成了无头公案。
那支在黄海之上展现出强悍战斗力,却如同幽灵般来去无踪的神秘舰队,成为了萦绕在皇太极和崇祯心头的一个巨大谜团,也为兴国军的继续发展壮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只有极少数嗅觉敏锐的有心人,才会将目光投向基地及海外岛屿。
崇祯五年(1632年)夏天,就在黄海截胡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各方仍在为那支神秘舰队而困惑猜疑之际,兴国军内部却已将目光投向了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
这一日,商贸和情报部下属,负责朝鲜区域事务的李盛,风尘仆仆地从朝鲜返回,带来了赵子龙极为关注的消息。
莱州基地,核心议事厅内。
李盛虽然面带倦容,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站在一幅巨大的朝鲜半岛地图前,向赵子龙以及与会的卢象升、孙传庭、柳如烟、苏芹芹、沈廷扬等核心成员进行详细汇报。
主公,诸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