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江南及江南基地

连接江南与北方莱州基地的,是一条高效而隐秘的物流网络。

这条网络如同人体的动脉与静脉,维持着兴国军南北两地的养分交换。

德盛商号是近年来在江南迅速崛起的一家新晋商号,背后的东家没人知道是谁。

商号经营着丝绸、茶叶、瓷器、南北货等传统商品,凭借着精明的运作和相对公道的价格,生意已是遍及运河沿线及东南沿海各主要口岸。

这些合法的贸易活动,为隐秘的情报行动提供了完美的掩护,也积累了大量的利润和人际关系网络。

而真正至关重要的,是那些行走在黑暗中的特殊船只。

这些船只由柳如烟的情报司和曹三喜的贸易司直接控制,船员多为经过严格审查的兴国军眷属或绝对忠诚的核心人员。

这些船只的底舱,满载着莱州基地急需而江南却很富足的物资。

比如,大宗收购的生丝、优质棉布,不仅是重要财源,更是莱州被服厂、帆布作坊的原料。

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搜集的硫磺、硝石、矿产,这些是军工生产的命脉,同时也是进行禁售禁运物资。

采购自广东佛山的优质生铁,也就是俗称的广铁,用于弥补莱州自身铁矿品位的不足,锻造更精良的武器。

更有大量重金招募或来的熟练工匠,特别是懂得苏绣、杭纺、徽墨、歙砚等顶尖技艺的匠人,以及善于造船、治水的能工巧匠,他们携家带口,被妥善安置在北上船只中,将成为莱州科技部和各类工坊的新鲜血液。

搜集购买的书籍典籍,尤其是宋应星点名需要的农学、工技、算学、地理乃至一些被视为奇技淫巧的杂学着作,由专人护送北运。

柳如烟的情报司则是在江南搜集的各类情报,包括朝廷动向、官员任免、军事调动、物价行情、士林舆论,被加密后通过这条通道快速传递至莱州。

从莱州南下的船只,则带来了能够改变江南市场格局,或者和支撑江南基地发展的一些关键物资。

玻璃器皿是其中的王牌。

莱州基地玻璃工坊生产的透明度极高的平板玻璃、栩栩如生的镜子、晶莹剔透的玻璃杯盏,在江南甫一出现,便引起了顶级豪绅、巨贾乃至官宦人家的疯狂追逐,其利润高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