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渡心传灯·薪火长明

桥上的百姓们欢呼起来,年轻魔修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转身又去帮工匠搬运石料。墨尘看着他的背影,想起当年那个被戾气操控的魔修,如今已彻底“自渡”,成为守护安宁的一份子——原来,改变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守住每一次伸出援手的初心。

夕阳西下,渡心桥上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墨尘与老儒修。老儒修收拾好书卷,走到墨尘身边,笑着说:“墨尘先生,您看这桥,像不像一根‘传心的灯芯’?把我们每个人的初心,都连在了一起。”

墨尘点头:“是啊,这灯芯不用燃火,因为每个人的初心,就是最好的灯火。”

老儒修从怀里取出一本旧册子,递给墨尘:“这是当年简清言先生留下的《儒心札记》,里面写着她对‘文心’的理解,如今我把它交给您,或许对您以后‘传灯’有用。”

小主,

墨尘接过册子,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上面是简清言熟悉的字迹,其中一页写着:“文心者,非逞口舌之利,非求寿元之永,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哪怕只是帮一个孩童,守一寸土地,亦是文心。”

看着字迹,墨尘仿佛看到简清言坐在破庙的月光下,一边写札记,一边抬头对他笑:“墨尘,等以后天下太平了,我们就去看看九域的每一处风景。”

如今,天下太平了,他正在看这风景,而她的初心,也早已融入这风景里,融入每一个坚守的人心中。

夜幕降临,渡心桥上亮起了灯火——那是鲛人族群的夜明珠,挂在桥栏上,像一串星星落在人间。墨尘背着行囊,踏上了西行的路,没有目的地,只是想继续做一个“传灯人”,看更多人守住初心,看更多“灯”被点亮。

沿途,他看到西漠的绿洲里,年轻的佛修正在给百姓看病,佛灯的光芒柔和,没有了“寂灭禅心”的冷漠;看到白鹿书院的课堂上,年轻儒修给学子们讲的不是“言灵成谶”的神通,而是“守心即正道”的道理;看到天罡盟的道院里,年轻道修不再刻意“斩三尸”,而是学着用温和的玄力帮助百姓——新一代的修士们,或许没有经历过天道之乱,却从父辈的讲述里、从桥栏的图案里、从日常的坚守里,接过了“平衡之道”的灯盏。

走到北漠时,墨尘停下了脚步。这里曾是他的故乡,如今已长出嫩绿的草芽,一座新的村庄正在废墟上建起。村口的石碑上,刻着“归心村”三个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记墨尘先生,记所有守心之人。”

一个白发老农正在石碑旁给孩童们讲故事,讲的不是墨尘如何弑天,如何斩星骸,而是讲他如何在破庙分饼,如何与百姓一同守护家园:“……真正的英雄,不是能飞天遁地的人,而是守住自己的心,帮别人的人。就像现在,我们建房子,种庄稼,就是在做和墨尘先生一样的事。”

孩童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其中一个孩子指着远处走来的墨尘,喊道:“爷爷,你看那个先生,好像你说的墨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