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北漠的归心村时,墨尘停下了脚步。村口的石碑上,“归心村”三个字被秋光染得金黄,旁边的小字又多了一行:“衡心在己,初心不朽。”一个孩童正在石碑旁画画,画的是一个背着行囊的行路人,正朝着远方走去,身后是万家灯火,头顶是璀璨星空——那是村里的老画师教他画的,老画师说,这画里的人,是所有守护初心的人,他们从未离开,只是化作了秋光,化作了麦浪,守护着归心村的安宁。
墨尘蹲下身,看着孩童的画,眼中泛起泪光。他没有告诉孩童自己是谁,只是轻轻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画得真好。记住,要守住自己的初心,就像画里的人一样。”
孩童仰起头,眨着明亮的眼睛:“爷爷说,守住初心,就是好好吃饭,好好长大,好好帮别人——先生,我会的!”
墨尘点了点头,站起身,朝着村外走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石碑上的字迹、孩童的画重叠在一起,像一幅“初心不朽”的画卷,永远定格在北漠的秋光里。
夜幕降临,衡心台的映心镜亮起了柔和的光芒,光芒穿透夜空,与传心谷的佛灯、归心村的灯火、渡心桥的夜明珠连成一片,像一条由初心汇聚的银河,照亮了九域的每一个角落。墨尘站在北漠的沙丘上,望着这片光芒,嘴角泛起温和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故事已经结束——不是因为他完成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因为“初心”已融入九域的血脉,“自渡”已成为众生的日常。从此,没有“墨尘”这个名字,只有九域众生中的一员;没有“四极玄印”的强制平衡,只有代代相传的初心不朽。
行囊里的旧布包,如今只剩下几片从传心谷带来的粟叶,从归心村带来的麦芒,还有从衡心台带来的月光石碎片——这些平凡的物件,比任何至宝都更珍贵,因为它们承载着九域的秋光,承载着众生的初心,承载着“衡心映月”的永恒。
这便是《四极玄穹录》最终的落幕——不是某个人的传奇不朽,而是众生初心的永恒不灭;不是某一位英雄的光芒万丈,而是无数普通人用“自渡”与“守护”,共同谱写的“衡心之歌”。
从此,佛魔非岸,道儒非舟;
从此,衡心映月,初心不朽;
从此,九域众生,各守本心,共沐秋光——
这缕由初心点亮的衡心之光,终将在岁月流转中,照亮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温暖每一颗坚守的心,直至永恒。